首页 > 非遗保护
  • 活动报道∣“癸卯闹元宵,吉祥小井峪”非遗民俗展演在小井峪文化产业园举办

    福启新岁万事如意闹元宵,春回大地火树银花踏新程。锣鼓喧天吉祥快乐天地阔,时光知味星河长明人安康。正月十五(2月5日)晚19:00,由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太原市文化馆(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小井峪街道党工委、小井峪街道办事处、小井峪社区居委会主办,小井峪国际文化艺

    06
    2023-02
  • 非遗公益讲堂——太原秧歌 代表性传承人乔俊宝

    太原秧歌是在太原民间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民间小戏种,其形成年代是在清末民初。太原秧歌剧目分大剧目和小剧目两部分,大剧目反映的是历史题材,小剧目反映的是劳动和爱情生活。男演员大多以武生打扮,女演员以小旦装扮,步法有颠步、云步、剪步和飞脚等。男演员以马鞭或扇子为表演道具,女演员以手帕、花扇等为道具。

    03
    2023-02
  • 活动报道|非遗社火闹元宵 欢天喜地过大年

    近日,由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太原市文化馆(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承办的“欢乐中国年·奋进新征程”非遗民俗进景区活动在我市抱鼓巷、刘家堡非遗文化街、钟楼街等地为省城市民送上丰富的非遗年俗社火表演。    活动中,天塔舞狮、武迓鼓、旱船等民俗轮番上演,营造出

    03
    2023-02
  • 锦绣太原中国年 | 云上非遗贺新春(9)恒义诚老鼠窟元宵制作技艺

    “认一力的饺子,宁化府的醋,老鼠窟的元宵,六味斋的酱肉……”每个土生土长的太原人心中,都有关于太原味道的美好记忆。而每逢元宵佳节,吃点老鼠窟的元宵,似乎就会更有节日的味道。老鼠窟元宵是反映三晋文化习俗的传统美食之一,其制作技艺是由1928年太原市松庄村叫申友(乳名三货)的商贩潜心研究与实践而逐步形成

    31
    2023-01
  • 31
    2023-01
  • 非遗公益讲堂——九大套

    课程简介   九大套是山西太原地区的汉族传统吹打乐。晋中吹打乐演奏的曲牌内容非富多彩,据不完全统计,约200余个,大致可分祖传古乐、大牌子曲和流水牌子曲、敲打锣鼓曲牌、丝弦牌子曲四部分。这些乐曲内容丰富,感情复杂,有喜悦愉快,也有悲伤哀怨;有抒情优美,也有欢快热闹。乐者根据服务对象和内容挑选相应曲目

    28
    2023-01
  • 26
    2023-01
  • 锦绣太原中国年│云上非遗贺新春(12) ∣ 国家级非遗-风火流星

    风火流星(俗称火流星)是流传在太原市晋源区的一门融民间杂技与中华武术为一体的传统节日社火表演项目,是春节、元宵节必不可少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表达了当地劳动人民对土地和火的崇拜。每年腊月二十三“小年”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当地百姓都会组织点旺火、舞龙灯、背铁棍、划旱船、扭秧歌等各种民间社火活动,风火

    25
    2023-01
  • 非遗公益讲堂——太原民歌

    课程简介         太原民歌起于市井乡土,源自百姓生活。作品内容包罗万象,演唱形式独具特色,具有相当的传唱和传承价值。在新的时代,太原民歌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传承活力,让传统的演唱形式历久弥新,焕发新的活力。        老师简介        刘卯生:省级太原民歌代表性传承人,

    25
    2023-01
  • 24
    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