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云展览|一生“香”守——邢晓秀·元香传统香品主题展(二)
发布时间:2022-12-21 22:51:06
浏览次数:8533
文章来源:太原市文化馆(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香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美学。上期云展览为大家介绍了一生“香”守--邢晓秀·元香传统香品主题展“香遇”“香识”“香知”的内容,本期我们将继续把“香聚”“香守”“香忆”的内容传递给大家。
香器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承载了我们祖先无穷的智慧和情感依托,有其独特的艺术地位和历史价值。香器的种类纷繁多样,有熏炉、手炉、薰球、香盘、香插、香盒、香罐等。
各种香器
博山香炉
博山香炉又称博山炉,是中国香器具中主要的熏香炉。既有金属制成,也有陶制、白瓷等材质制成,但其结构大体相似,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西汉时期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
各种制香工具
元香传统香品制作传承实践的工具主要有:传统石臼、研磨杵、铁船、打粉器、瓷质盘或玻璃盘和碗、薄膜、切香刀、清理刷、雕刻刀、筛网、牙签、海绵、晾网、香炉、香盒等。
小传承人使用制香工具
元香传统香品制作需要十二道制香流程。每道工序要运用到不同的制香工具。
确立香方
要根据香品的用途等因素确立香方。
选取香材
依据香方去自然环境中搜集天然香材,(常用香材有花卉类、草本类、木本类、矿物质类、动物类等)
炮制香材
香材有寒、燥之分,需要祛寒降燥,不可直接使用,必须对它们进行修、煮、泡等不同炮制方法达到可用程度。
研磨过筛
把香料研磨成香粉,并反复过筛达到细度要求。
称香和合
把各类香粉称好,依照君、臣、佐、辅进行配伍和合。
加水
在和好的香粉中加入适量灵动的水。
和香泥
用手慢和香泥激发香性和粘性。
醒香
用薄膜包裹香泥,常温下静置半小时来醒香。
搓制香泥
把醒好的香泥慢搓成线香、塔香、盘香、香饰品等,置晾网阴干。
打磨雕琢
待香完全干透,进行外观打磨、修饰、雕琢等工艺。
窖藏
把香收于密封容器中窖藏,所有香品至少窖藏半年,香气醇厚效果显著方可使用。
包装
把窖藏好的香,包装成可以销售的香品。
香会雅集是以香为主题的聚会,有主香人组织大家一同品闻香品进行学习、交流并写下品闻感悟或香诗词。
香会雅集
元香传统香品对人身心进行长期守护。可愉悦身心、守护健康、守住精神。历代古人都是用香来防疫,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在疫气大行之时,可在室内用熏燃香药为空气消毒。焚香不仅可以净化空气,亦可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
疫情期间,元香社发起“馨火香传 爱心捐赠”活动,面对疫情,人人有责。非遗香品,祛疫避瘟。运用祖方技艺制作出防疫香品捐赠我市医务工作者。
防疫香品捐赠活动
香气,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人类对香气的记忆时间最长。要比嗅觉记忆、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持久,特定香型对应着大脑中繁杂的生活记忆。香气与呼吸共存,呼吸不止香气不断,多彩人生自生香。
自由篆
用天然香料创意烫香画 是嗅觉审美与视觉艺术的完美融合
成品香、香品文创
光阴荏苒,时空变幻,香在当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文化”二字,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过去10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太原市许多非遗技艺也借着产业和科技发展的东风,频频出圈,“非遗+文创”载体不断丰富,也使得非遗传承有了“新支撑”,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太原非遗香文化对接新入口、融入新语境、满足新需求,展现“锦绣太原”文化魅力,讲好太原故事。线下展览参观请移步太原市文化馆(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地址:太原市万柏林区西矿街68号。
元香社·元香传统香品
制作技艺项目简介
元香社,是山西省难得的一家具有多位专业高级香道师、芳香治疗师,包含元香传统香品制作太原市非遗项目,拥有非遗传承能力的专业香社。遵循“黍稷非馨,明德唯馨”的宗旨,拥有各类传统天然香品,定制类香饰品、个人和企业品牌嗅觉识别及空间气味设计、养生香饮品、长期开展传统香文化元香体系研习班、香礼仪服务、香艺表演等。长期研习传统制香技艺,在手工制香技艺方面反复论证、创新研究,在选择原材料上极为苛刻,必须选用优质天然香料,融文化、天地能量、组方、和香者心性品味为一体的严谨制香。以“芳香养鼻,养神养生,开窍开慧。”为制香原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承载依托,坚持以天然纯正的香材手工合香、制香。享受指尖诞生的美好芳香,承载历史与创造的香品与美好。
文/图:冯丽娜 张劲松 邢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