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CULTURAL TOURISM INFORMATION
首页 > 文旅资讯 > 精彩资讯 > 详情页

太原历代名人图谱|陈尧佐

发布时间:2024-05-31 10:27:59 浏览次数:5445 文章来源:太原市文化馆(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太原历代名人图谱|陈尧佐

太原历代名人图谱|陈尧佐

太原历代名人图谱|陈尧佐

序言


太原,又称晋阳、并州,一座拥有近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古城。这里不仅是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九朝古都、龙兴之地。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伴随着太原的跌宕起伏,这里曾出现过众多先贤,或平凡,或伟大,但他们共同用开放、包容、智慧、勇敢、诚信、担当书写出古老太原的气质与品格。

为了引导群众朋友们再次领略这些历史先贤的风采和智慧,了解太原的发展脉络,挖掘太原的文化内涵,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太原市文化馆共同策划编写了《太原历代名人图谱》。该书选取的人物涉及太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着力讲述了这些太原先贤如何奋力抗争、战胜自然,如何崇德尚法、开创未来,如何担当作为、成为民族脊梁的人生经历。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为实现梦想而奋力奔跑时,再次品读这些历史先贤的重要人生经历,感悟人物所散发出的风骨和情怀,我们将从中汲取到源源不竭的智慧,将获得强大的动力


陈尧佐


陈尧佐(963年-1044年),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北宋宰相、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曾任并州知州。

陈尧佐出身官宦书香之家。其父陈省华为宋朝初年左谏议大夫;其兄陈尧叟是端拱二年(989年)状元,后为枢密使;其弟陈尧咨是咸平三年(1000年)状元,后为天雄节度使。陈尧佐于端拱元年(988年)进士及第,历任河南知府、并州知州、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门走出三位才子,陈氏兄弟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陈尧佐为官刚正廉洁、果敢直言,曾因直谏激怒宋真宗赵恒,被贬为潮州通判。任枢密副使时,祥符知县陈诂治吏严厉,遭奸吏诬告,太后督促枢密院查办,众人皆不敢违命,唯独陈尧佐上奏:“治罪陈诂则奸吏得计,今后谁还敢整治贪官?”陈诂因此被豁免

陈尧佐曾在地方任职多年,期间他爱民如子、体恤百姓,尤以治水方面的政绩最突出。任两浙转运副使时,他使用“下薪实土法”有效防治钱塘江潮;任滑州知州时,他发明“木龙杀水法”,堵塞了黄河在滑州的缺口;任并州知州时,他运用丰富的治水经验,造福于三晋百姓。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太宗赵光义火烧晋阳古城后,命潘美在距古城约20千米的东北部另建一座新城。新建成的太原城位于汾河东岸,与汾河相隔仅约1千米的距离,每逢汛期,城西便成汾水泛滥之重灾区,当地百姓因此苦不堪言。

天圣三年(1025年),陈尧佐移任并州知州。上任伊始,他将治理水患作为头等要事,向有治理汾河经验的耆旧广纳治水建议,亲自率领民众加固汾河堤坝,在堤坝之外围拦大片洼地,再筑五里土堤,在土堤之上栽植柳树数万株。如此,但凡洪水冲出堤坝,新开拓的洼地便成为蓄洪的湖泊,不再殃及1千米之遥的太原城。为使这汪新湖赋有浪漫诗意,善工诗词的陈尧佐为其取名柳溪,并在溪中规划湖心岛,名曰芙蓉洲,又在堤上柳树间建造一座彤霞阁,种荷植藕于堤内淤积的沙滩之上。经过一番诗情画意般的打造,洪水不再肆虐,荒滩变为园林,并州百姓得以在此安居乐业。对于柳溪的美景,元代太原僧人小仓月曾赋诗《汾堤柳溪》:“堤边翠带千株柳,溪上青螺数十峰。海晏河清无个事,画楼朝夕几声钟。”

庆历四年(1044年),陈尧佐去世,终年81岁,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