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
CULTURAL TOURISM INFORMATION
首页 > 文旅资讯 > 精彩资讯 > 详情页

太原历代名人图谱|高欢

发布时间:2024-04-27 19:30:39 浏览次数:5944 文章来源:太原市文化馆(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序言

太原,又称晋阳、并州,一座拥有近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古城。这里不仅是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九朝古都、龙兴之地。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伴随着太原的跌宕起伏,这里曾出现过众多先贤,或平凡,或伟大,但他们共同用开放、包容、智慧、勇敢、诚信、担当书写出古老太原的气质与品格。

为了引导群众朋友们再次领略这些历史先贤的风采和智慧,了解太原的发展脉络,挖掘太原的文化内涵,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太原市文化馆共同策划编写了《太原历代名人图谱》。该书选取的人物涉及太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着力讲述了这些太原先贤如何奋力抗争、战胜自然,如何崇德尚法、开创未来,如何担当作为、成为民族脊梁的人生经历。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为实现梦想而奋力奔跑时,再次品读这些历史先贤的重要人生经历,感悟人物所散发出的风骨和情怀,我们将从中汲取到源源不竭的智慧,将获得强大的动力。


高欢

高欢(496年-547年),又名贺六浑,祖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定居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南北朝时期著名军事家,北齐奠基人。

高欢出身贫寒,其祖父因触犯北魏法律被从原籍渤海蓨县发配至怀朔镇,降为兵户。高欢自幼生活在怀朔镇,因这里鲜卑人居多,受此影响,生活习惯渐渐鲜卑化,并起了一个鲜卑人的名字贺六浑。成年后,高欢在北魏军队谋得函使之职,负责往都城洛阳送公文。

正光四年(523年),北方边境怀朔、武川等六镇士兵为抗议遭受的不公待遇爆发了六镇起义,有着澄清天下之志的高欢也投身其中。起义失败后,高欢又相继加入过杜洛周起义军,归顺过怀朔镇将领葛荣,最终投奔至军事实力更强的北魏军事贵族尔朱荣麾下。跟随尔朱荣征伐时,高欢有勇有谋,屡立战功,渐得尔朱荣器重。

永安元年(528年),尔朱荣大败葛荣,并将葛荣部下的20万六镇兵民尽数安置于辖内的并州(今山西太原)、肆州(今山西忻州及周边),但由于当地官吏管理不善,这些六镇兵民时常爆发反抗。永安三年(530年),骄横跋扈的尔朱荣被孝庄帝诱杀于都城洛阳,其侄尔朱兆承袭其位后率兵攻下洛阳,缢死孝庄帝,先后拥立长广王元晔和广陵王元恭为帝。正当尔朱兆为如何处置这20万六镇降户犯难时,高欢乘机提出由自己将这20万兵民带往他处,减少对都城洛阳的威胁。普泰元年(531年),高欢率20万兵民进入冀州,至此,高欢有了自己的政治军事资本,也正式开启了创立霸业的新征程。

同年十月,高欢公开与尔朱兆决裂,奉立渤海太守元朗为北魏废帝,定都信城。尔朱兆率大军20万前往征讨,却被高欢3万兵力以少胜多,遭受致命打击。此后,高欢乘势攻占洛阳,废掉北魏节闵帝元恭和废帝元朗,另立平原王元修为孝武帝,自己则作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掌控北魏朝政大权。532年,高欢乘胜再夺尔朱兆的根据地晋阳,尔朱兆败退秀容(今山西朔州)后不久便自缢而死。高欢见晋阳地势险要,遂定居在此,修建大丞相府,遥控北魏政权,为守护晋阳安全又将六镇军民迁回晋阳周边。在高欢的精心经营下,晋阳不仅成为北魏的别都,还将是日后东魏乃至北齐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大本营。

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孝武帝不甘心成为高欢的傀儡,弃洛阳投奔长安宇文泰,高欢遂另立11岁的元善见为孝静帝,为便于控制又将都城迁徙至邺城。次年,宇文泰另立元宝炬为文帝,定都长安。从此,北魏分为东、西魏对峙多年。武定五年(547年),高欢病死在晋阳,时年51岁,谥号献武王。其子高洋建立北齐后,追谥高欢为献武帝,庙号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