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历代名人图谱|王坦之
发布时间:2024-04-20 22:12:16 浏览次数:5499 文章来源:太原市文化馆(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太原,又称晋阳、龙城、并州,一座拥有近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古城。这里不仅是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九朝古都、龙兴之地。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伴随着太原的跌宕起伏,这里曾出现过众多先贤,或平凡,或伟大,但他们共同用开放、包容、智慧、勇敢、诚信、担当书写出古老太原的气质与品格。
为了引导群众朋友们再次领略这些历史先贤的风采和智慧,了解太原的发展脉络,挖掘太原的文化内涵,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太原市文化馆共同策划编写了《太原历代名人图谱》。该书选取的人物涉及太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着力讲述了这些太原先贤如何奋力抗争、战胜自然,如何崇德尚法、开创未来,如何担当作为、成为民族脊梁的人生经历。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为实现梦想而奋力奔跑时,再次品读这些历史先贤的重要人生经历,感悟人物所散发出的风骨和情怀,我们将从中汲取到源源不竭的智慧,将获得强大的动力。
王坦之(330年-375年),字文度,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东晋名臣、书法家,著有《废庄论》《淳化阁帖》等。
王坦之出身世家大族,父亲王述官至东晋尚书令。王坦之自幼聪明伶俐,饱读诗书,十分受父亲宠爱。青年时其书法已颇具盛名,人们常将他与同时期的才俊郗超相提并论,称赞道: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当时的仆射兼吏部尚书江虨非常赏识王坦之的才华,有意推举他为尚书郎,王坦之却说:“东晋以来,尚书郎都只用次等的人才,何以选我来任此职!”其志向之高远由此可见一斑。
简文帝司马昱为抚军时,王坦之被征辟为掾属,累迁参军、从事中郎,加散骑常侍,后又任大司马桓温的长史。其父去世后,任侍中,并承袭爵位蓝田侯。太和六年(371年),桓温废晋帝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简文帝司马昱。王坦之领左卫将军,不久又领本州大中正。
王坦之在朝中任职时颇有作为,尤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咸安二年(372年),简文帝司马昱病危,临终前效仿刘备托孤,下诏让大司马桓温摄政:“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时任侍中的王坦之得知后,气愤异常,手执诏书进入寝宫,当着简文帝的面将诏书撕毁,苦劝道:“晋室天下,是晋宣帝和晋元帝建立的,又怎由得陛下您独断独行!”简文帝遂重新修改诏书,改命桓温仿效诸葛亮与王导那样辅佐幼主。
王坦之和桓温本是儿女亲家,但在面对国家社稷安危时却能不徇私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深得朝中大臣之钦佩。桓温未能受禅让代行皇权,迁怒于长期与他斗争的王坦之和谢安,某日,他在大殿设宴款待朝中大员,并埋伏军队于幕后,想趁机诛杀谢安、王坦之。二人赴宴,王坦之一时紧张以致倒拿手版,谢安却举止如常地说:“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桓温笑着撤去伏兵。
孝武帝继位后,王坦之被任命为北中郎将、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任徐、兖二州刺史,镇守广陵。临行前,王坦之向孝武帝上表,劝谏皇帝要以孝敬为本,任用贤能,并盛赞谢安、桓冲乃是“社稷之臣”,劝孝武帝亲近贤臣,遇事多向他们咨询。离开京师后,王坦之依然时常牵挂幼主和朝政,常常为忧虑国事而心事重重。
375年,王坦之积劳成疾,猝然病逝,终年45岁。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王坦之和谢安、桓冲的书信往来中,谈论的依然是国家之事,却很少提及自己的病情。东晋能有这样的朝臣,实乃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