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旅游景区民间故事专辑——山西面食博物馆篇
发布时间:2022-07-07 21:33:25 浏览次数:4820 文章来源: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太原市文化馆)
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还不会种地,吃的是野果和树叶,生活很苦。一天,有位天神把这情况报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同情人间疾苦,就下令给凡间下些米面。
从那时起,天上每年,夏天下米,冬天下面。人间百姓不再发愁没饭吃了,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过了些日子,那位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疾苦的天神到下界视察,他化装成乞丐,走村串巷,却发现很多人家抛米撒面,不珍惜粮食。天神先走进一户人家,对一位年轻妇女说:“行行好吧,给点吃的吧。”那年轻妇女头也不抬道:“你来得不巧,馍馍刚才喂狗了。”天神记下,就去另一家乞讨。
天神刚走进院子,看见一个小媳妇手拿一张烙饼出来,就向她说道:“可怜可怜我吧,我饿得实在不行了,给点饼救条命吧。”小媳妇没好气地说:“这烙饼是给俺孩子垫屁股的,怎能给你?你快走吧!”边说边把烙饼像扔蒲团一样扔在院子里的地上,把孩子抱上去,干别的去了。
天神回到天上,奏明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大怒,立即下令天神把下米改成下雨,把下面改成下雪。
从此,人们就没有米面吃了,饿得奄奄一息,便跪在地上祈求天神饶恕浪费之罪。天神气呼呼地说:“绝不饶恕。”
这时,一条狗眼泪汪汪地请求给它留点吃的。天神觉得狗并无罪过,就对狗说:“我给你留下一粒谷,一粒麦,一粒稻,一粒豆,一粒高粱,你自己种着吃吧。”
狗把这五种粮食的种子种在地里,一夜之间就成熟了。第二天狗把粮食收回来,煮了一锅粥分给大伙吃,人们才没有被饿死。
狗同情人,还把五谷的种子分给了大家,从此人们就以种地为生,并把狗当成了朋友。
(文/赵孟天)
马可·波罗,世界著名旅行家,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城。
马可·波罗十七岁时,跟随父亲与叔叔前往我国,历时四年,于至元十二年
(1275)到达首都大都(今北京),朝见元世祖忽必烈。他在中国游历了十七年,曾到过中国许多古城,包括太原。
他回到威尼斯后,写下《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讲述了他在东方之国的所见所闻。书中有对中国北方面食的记载。在该书第二十六章中,他写道:至于食物,也无匮乏之忧。因为这些地方的人民,大都以稻米、黍、粟为生。在他们的土地上,一年可收三次,产量也不少。他们以石为容量单位。小麦固然没有这样丰产,但他们不吃面包,只有做成线面或糕饼时才食用。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马可·波罗对线面的熟悉。
因此,马可·波罗把制作线面的技术带回意大利是顺理成章的事,这一文字记载支持了意大利面食源于中国的观点。民间还流传,意大利的比萨就是由中国馅饼演变而来的,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佳话。据西方文献记载,意大利面食后来传遍整个欧洲,今天已发展至四百多种。
(文/赵孟天)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计逼死了太子申生,申生弟重耳为了避祸,流亡出走。流亡期间,有一次,重耳饿晕过去,跟随出奔的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吃,救了其一命。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封赏群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事后晋文公想起介子推,立即差人去请,却几请不至,介子推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十分歉意,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出主意,放火烧山可逼其出现。晋文公乃下令举火,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母子身影。火熄后,晋文公上山寻找,只见介子推母子已烧死在一棵柳树之下。晋文公哭拜过后,将介子推母子安葬于此。《庄子·异苑》曾记载,介子推抱树烧死,晋文公伐以制屐也。晋文公每穿木屐便说:“悲夫,足下”,以表达对介子推的眷念。后来足下也成为对人的尊称。
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敕令把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在山西,每当寒食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蒸子推饼,烙煎饼,门上插柳,柳上串寒燕,以示纪念。
(文/赵孟天)
相传三国时期,关云长的中军帐中有一厨师名叫麻花,河东稷山人,与关公私交甚密。
关公丢了荆州,军中多人欲还蜀,不幸路上被追兵冲散,麻花无奈装成老百姓逃回老家,开了个小饭馆,取名麻堂,以卖饭为生。
一转眼就是三年。一日中午,麻花忽觉身上困乏,便扒在饭桌上休息。没想到就在此时,一红脸大汉走进饭店。麻花抬头一看,原来是关公。他赶忙站起身来问道:“主公,你可回来了,我以为咱们今生再难想见了。想必您还没有吃饭,想吃甚?”关公道:“我想吃的,你这里没有,不过你可慢慢做来。”麻花忙问:“那叫何名?”关公说:“它叫‘三人一条心,拧成一股绳’。你就照此做吧”,说完转身便走。麻花一急,忽然醒来,原来是一场梦。他想,肯定是主公在天之灵想吃此食,特来托梦于我,我一定得为他做出此食……
稷山麻花 山西会馆提供
打此之后,麻花便整日盘算着此事,并用面条扭来扭去,最终做出了一条面绳盘成三股的油炸食品,将其供奉在关公像前。当天晚上关公梦告:“此食就叫麻花吧,这样你也千古流芳了。”麻花面食便从此流传开来。
(文/赵孟天)
相传隋末,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为迎接他,特制作了莜面栲栳栳款待。李渊问:“方丈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
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住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时,路经静乐县,看见莜麦初收,便把莜面栲栳栳的制法传授给了当地人,成为静乐一带的特色面食。
之后莜面栲栳栳传遍晋北,成为晋北民间人人喜爱的家常美食。
推栲栳栳 山西会馆提供
莜面栲栳栳,工艺讲究,不仅要求面片推得薄,还有“三熟”之说,即麦粒需炒熟、和面要用开水烫熟、推好后上笼蒸熟,这样做出来的莜面才好吃。莜面栲栳栳形似蜂窝状,也叫莜麦窝,浇上羊肉臊子别有风味,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食莜面栲栳栳为快事。
(文/赵孟天)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谋生的男人很多,经常三年五载不回家。这可苦了守家的妻子们。她们日日操劳家务,夜夜纺纱捻线,以排遣心中寂寞。
一年冬天,一个挣了些钱的男人回到家中,妻子嗔怨道:“我还不如天上的织女呢,几年才能见你一面。”
丈夫指着妻子捻成的线开玩笑说:“我最爱吃面条,如果你能把面条做成线这么细长,我就年年回来。”
于是,他的妻子细添水,巧和面,将面团揉得光滑而洁白,柔韧而有弹性。待面饧好后,她将面团搓开按扁,切成细条,拿起一根,两手一拽,案上三甩,打扣再拉,如此反复,一把纤细如线的面线出现了。
(文/赵孟天)
相传有一天,汉武帝刘彻与众大臣聊天,说起人的寿命长短。他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一寸,就可以活到百岁。”坐在汉武帝身旁的东方朔听后大笑起来,众大臣面面相觑,觉得他无理、冒犯皇帝。汉武帝问他为何发笑,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百岁,人中一寸,彭祖活了八百岁,人中当八寸,那他的脸够长啊。”众人闻之也大笑起来。
后来,人们以脸长作为长寿的特征。脸长即面长,于是,后世就借用长长的面条祝寿,表达长寿的愿望。在山西,一根面也叫长寿面,常在祝寿或孩子过生日时食用。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文/赵孟天)
头脑是太原的名吃,为明末清初傅山先生创制,流传至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和杰出的思想家,也是书法家,并且精通医术。傅山母亲陈氏,晚年体弱多病。傅山针对其母体质研创了一道八珍汤,以食疗的方法为老母调养滋补。陈氏常饮此汤,高寿八十有四。
头脑 山西会馆提供
八珍汤原为元明时期的一味中药。元忽思慧《饮膳正要》说妇孕、老弱宜“常用八珍汤”,傅山据其药理,配以饮食,改为药膳。
后来,傅山将食方传给太原南仓巷清真店,允其售卖该药膳,并将八珍汤更名头脑。头脑即首脑,含吃清和元的首脑之意;叫人天亮前打着灯笼来吃,取“天不明人欲明”之意。
头脑便在太原流传下来。20世纪50年代初,山西人郭本堂写信给上海研究《水浒》的何心先生,说:“逢冬令,太原各饭馆多有头脑出售,用羊肉、良姜、煨面、黄芪、莲根、长山药、酒糟、腌韭八种原料配制而成,与帽盒子、烧卖一起吃。此法今天依然,独在太原传承。”
(文/赵孟天)
相传在唐贞观年间,八百里秦川天旱三年,颗粒不收。于是皇帝李世民下旨命令百姓到绵山祈雨,果然大雨倾盆而下,救活了庄稼。为此,李世民带领满朝文武官员赴绵山朝圣,随同前往的还有他的堂妹李世姑。岂料世姑到达绵山后,拜五龙圣母为师,不愿再返回长安。
一日,世姑为一老婆婆做饭。但她自幼生长在皇宫,哪会做饭呢,和面时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终究还是和成了稀软面,无法擀面来下锅。于是,聪明的世姑顺手拿了一根筷子,将面拨到烧开的锅里,那面条像光滑的小鱼在锅里翻腾。世姑将煮熟的面捞在碗里,浇上浇头,端给了老婆婆。老婆婆从来也没吃过这种面食,顺口问了一声:“孩子,这叫什么?”可是正想心事的世姑,没听清楚,以为是问自己叫什么。世姑遁入空门,不愿再说真名,只好将乳名说了出来:“叫八姑。”从此,介休一带便有了“八姑”这种面食。后来,有人把这种面食也写作拨股。同时,有的乡亲们还俗称拨鱼儿。
(文/赵孟天)
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座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这里地处黄河中游,支流汾河贯穿本市,成为三晋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太原人民在这块土地上,既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舞蹈、音乐、绘画艺术,也创造出浩如烟海的口头文学——民间故事。我们将陆续推出旅游景区民间故事,以飨读者。
本期将为大家讲述山西面食博物馆相关民间故事。
山西面食博物馆是山西会馆餐饮文化有限公司(简称山西会馆)升级打造的以弘扬山西面食文化、传承山西文明的主题博物馆。
山西面食博物馆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平南路十二院城,占地一万平方米,是一家集餐厅与博物馆为一体,美食文化有机结合的博物馆,也是一座“能吃饭的博物馆,山西人的会客厅”。博物馆由第一部分“山西面食史”,第二部分“山西区域面食”,第三部分“山西面食走向世界”组成,全面介绍了山西面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演变发展的成果。
山西面食博物馆石筑小屋 和太生/摄
相传,元代大将木华黎率领数万骑兵攻打太原,当地百姓曾以菜刀为武器,抵抗元军的侵略。元军占领太原后,为防范汉人造反,实施严苛的限刀政策,规定每十户共用一把菜刀,轮流使用,用完交由蒙古人保管。
一日中午,正是做饭时分,晋中一位姓王的老汉去蒙古人家取菜刀,却已被邻居拿走,又见眼前还有人在排队,不想久等,便决定回家。出门时,他见有一块铁片在门槛旁,便悄悄拣起藏在怀中。回家后,老汉就让老伴用他拣的铁片“砍”面。老伴将“砍”出来的面煮熟,捞在碗里,浇上卤汁端给他。他一吃,别有风味,连连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不用再取刀了。”后来,“砍”面的做法,一传十,十传百,在晋中一带流传开来。不仅成为家常面食,还流传到市井经营,取名刀削面。山西刀削面闻名华夏,是人们喜爱的特色面食之一,与北京炸酱面、武汉热干面、兰州拉面、四川担担面并称我国五大面食。刀削面筋道光滑,柔软利口,削面时很有观赏性,有人作诗赞曰:“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文/赵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