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源
首页 > 本地资源 > 民间故事 > 详情页

太原旅游景区民间故事专辑——中华傅山园篇

发布时间:2022-04-27 21:23:08 浏览次数:5457 文章来源:太原市文化馆

       
导  语        
       

 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座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这里地处黄河中游,支流汾河贯穿本市,成为三晋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太原人民在这块土地上,既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舞蹈、音乐、绘画艺术,也创造出浩如烟海的口头文学——民间故事。我们将陆续推出旅游景区民间故事,以飨读者。

 本期为大家讲述中华傅山园相关民间故事。





       
中华傅山园简介        
       


 中华傅山园北依“天门积雪”,西靠“烈石寒泉”“土堂怪柏”,前临“汾河老龙头”,南眺“崛红叶”宝塔,紧接并州商贸古镇——向阳店。它是为纪念明末清初百科全书式人物——傅山先生而修建的。



     中华傅山园门楼   景区提供







     

中药黄精名字的由来

                   /药权


 有一年,傅山的本家叔叔委托一个朝拜普陀山的和尚造一尊檀香木佛像。佛像造出来后,由于造价过高,其叔叔后悔要退货,和尚不依,彼此争执不下。傅山的母亲知道后,不让和尚为难,自愿出钱留下。她把自己积攒下的金钗玉簪,变卖了一百多两银子,付给和尚,留下佛像。有天夜里,母亲梦见佛祖指着一个清瘦和尚对她说:“把他给你做儿子。”之后她便怀孕,竟怀胎十二个月,将要分娩时,又梦见那清瘦的和尚来了。霎时,雷电交加,大雨滂沱,一条龙从傅山母亲的卧室腾空而去。傅山出生了,雨也停了。

 傅山出世后,好多天也不哭,他父亲去兰村大街占卜问卦,碰到一个摆卦摊的瞎和尚。瞎和尚对他说:“你回去对儿子说,既然来了为何不啼?”傅山父亲回家后,对着傅山按照和尚吩咐的话说了一遍,傅山果然哭了。

 傅山五六岁了,还是吃奶,不吃五谷。他的父亲傅之谟虽为世代医家,也治不了这病,很是发愁。有一天,之谟先生去土堂山上采药,忽见山梁背阴处有一黑乎乎的东西,走近一看,是一只受了伤的黄毛狐狸,先生就将采到的药捣烂给狐狸敷上。狐狸不见了,站在之谟先生面前的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老头手指一棵草药说,“令郎不吃五谷,可把此草洗净熬好让令郎吃上……”说完,老头不见了,之谟先生回家后,将草药熬好后让傅山吃,傅山就逐渐吃上五谷了。此草药治了不食五谷症,但未留下草药名,之谟先生想:老头是狐变的,狐已成了精,精毛颜色黄,就把此草叫作黄精吧!从此,中药黄精即由此而得名。







    

   




北京告御状

           /药权


     傅山先生十五岁考中秀才,二十岁考补为廪生。不几年,他又被选到省里三立书院深造,当时三立书院由山西提学佥事袁继咸主持。此人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为人耿直,廉洁奉公;同时爱学生如子女,遇学生患病,亲自问候,并设法给予治疗,遇到学生家庭有困难,还要解囊相助,因而深得学生爱戴,师生关系密切。袁继咸常常出席讲课,以真知、气节教育学生,并大力整顿学风。可哪知三立书院突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天,山西巡按御史张孙振来到书院,向袁继咸提出,要保送一个叫孙有余的人入学。袁继咸回答:“必须经过考试才能决定。”孙有余是个只会喝泔水、拍马屁、不学无术的人,一考就露了馅,答卷胡诌乱扯。袁继咸接过试卷越看越生气,在卷子上批了许多“不通”,这一来,大大得罪了张孙振。张孙振恼羞成怒,竟挟私陷害,串通阳曲知县李云鸿,给袁继咸捏造了十几条罪状,告到刑部。不久刑部下令,将袁继咸押解北京究问。这事件立刻引起太原的轰动,尤其激起了三立书院师生们的愤慨。傅山与他的同窗学友薛周宗,尾随囚车从太原出发,徒步千里,一同赴京。临行前,他还嘱咐哥哥傅庚继续发动学生,通知各县来的生员到京汇合。傅山赴京后,亲自起草诉状,联络到京的三百余人,向通政司联名上书。可是通政司的负责官员袁鲸,是张孙振的好友,竟以“冒名欺君”来威吓在太原的傅山弟弟傅止。傅山非常气愤,鼓励大家不要泄气,并发动众生员把诉状抄成揭帖(传单)分赴街头,到处张贴,逢人便送。这件事很快传遍京城。其中,有份揭帖被皇上派在街头刺探民情的锦衣卫转呈崇祯皇帝手中。崇祯看了揭帖十分生气,正要下令追查,山西巡抚又送来揭发张孙振贪污白银八万两的奏折。这一来,皇帝更加恼火,下令派锦衣卫速往山西将张孙振押到京城查究。请愿学生听说张孙振已被关进刑部监狱,奔走相告,十分高兴。可是,他们没有料到,刑部也有张孙振的熟人,时过几个月仍不做处理。傅山向大家提议,来一次包围宰相的大请愿,揭露通政司和刑部官员的阴谋,大家都很赞同。在一个寒风凛冽的五更天,生员们聚集在长安门,等候刚上朝的宰相温体仁。他快到时,大家一拥而上,围住轿子,拦住去路。宰相生气地大声问:“你们是什么人,要干什么?”傅山挺身而出,向宰相回答说:“我是山西的学生,是专门进京为袁提学申冤的!”这时,其他大臣也经过此地,停了下来,听傅山说明情由后,劝宰相听听学生申诉。温体仁无可奈何,只好收下状子。在温体仁的催促下,四月的一天,刑部终于在北京城隍庙公开审理袁、张之案。在大堂上,傅山当堂作证,控诉了张孙振挟私报复、贪赃枉法的罪行,驳得张孙振哑口无言。在事实面前,刑部只得当众宣布袁继咸无罪释放,恢复名誉,调任武昌道台,将张孙振判处革职充军。时经七八个月,以傅山为首的请愿,终于得到胜利,傅山成了誉满天下的“山右义士”。



               傅山像  和太生/摄




拒考不受职

            /药权


 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为笼络收买知识分子,施行怀柔政策,开设了博学鸿词科,让各地推荐有学识的知名人士到北京应试,拟录用授官。朝臣推荐了傅山,傅山知道后,立即托病推辞。清政府下令不准,并责成阳曲县衙负责督促其上京应试。傅山被逼不过,只得启程赴京。但他下了决心,要以一死对抗。他在诗中写道:“生既须笃挚,死亦要精神。”“此行若得生还里,汾水西岩老首邱。”上京途中,他骑着毛驴,他的儿子傅眉及二孙随行。一路上他怨愤交集,寝食皆废,用锥子刺破两腿,到了京城已骨瘦如柴;至京师拒不入城,卧病于崇文门三十里外久无人烟的圆觉寺中。王公九卿、贤士大夫都来探望他,他借口病重,躺在床上,不多交谈,不起身迎送。

 开考那天,傅山“临试抱病”,拒不应试。傅山明白,这是违抗圣旨的欺君之罪,所以伸长脖子等待,做好了被杀头的准备。但事出所料,康熙皇帝,为迫使傅山失节屈膝,表示怜惜人才,不但没有治罪,反而破格地授予傅山内阁中书的官衔。未考试而授予官职,傅山更不接受。朝廷派人强抬傅山到午门谢恩,傅山在轿子里看见午门,想到宫殿尚在,江山换主,不禁眼泪纵横。到了午门别的人都又喜又怕地遥遥向康熙三跪九叩首,傅山却昂首扭头,直立不跪。有一位姓冯的官员看到傅山这个举动,简直吓坏了,强把傅山按倒,傅山气愤之下,就势躺在地下。在皇帝身旁的尚书向皇帝解释说:“傅山身患重病,站不稳身子,按倒了,他已向皇上谢恩了。”这才算应付了这个生死之关。次日一早,傅山即匆匆上路回归太原,大学士以下皆出城送他,大家对他这种保持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的精神深为感动,都称颂他是“权贵难移志,威武不能屈”。




   





头脑、清和元

              /药权


 相传,清康熙年间,阳曲县回族人姓朵的一家,在太原南仓巷开设羊肉馆,专营山西地方风味小吃。那时,傅山先生在太原三桥街开设医馆。傅先生从钻研医道中,研制出一种起名为八珍汤的食品。八珍汤,即八样配料:黄芪、莲根、羊肉、长山药、良姜、黄酒、煨面,外加腌韭作引子。傅山用此八珍汤供母食用,其母身体逐渐强健,至八十四岁而终。傅山把此汤推荐给朵家羊肉馆,教给炮制方法,把八珍汤改名为头脑,把羊杂碎取名为杂割,并建议将羊肉馆改名为清和元。傅山亲书牌匾:清和元头脑羊杂割。傅山的这一命名,意思是要头脑杂割清和元,寄托他反对元朝、清朝统治的思想情感。傅山先生还给卖头脑的人出主意,让店铺门上挂灯笼,天不亮就卖头脑,促使人们早起打着灯笼来喝,寓意是:不甘受外族统治,象征“天下欲明人欲明”的决心。


   傅山亲自为亲和元饭店题写匾额   

               亢佐田/绘画


            
   



   

转尸救芙芸

           /药权


 明末清初年间,太原有一妓院名叫紫云院,有一个妓女名唤芙芸。这女子生得妖妖姣姣,十分美貌,人称盖并州,琴棋书画无所不会。许多花花公子、贵族豪绅竞相而求,成了老鸨儿的摇钱树。可是姑娘怨落烟花,早想从良择婿,平日留心来往众客,选中汾阳公子薛宗周。两人情投意合,海誓山盟。薛公子决心把芙芸赎出妓院,缔结良缘。几番托人说合,鸨儿要价千金,薛公子一时拿不出来,只好慢慢筹备。俩人商量,芙芸积攒些私囊,薛公子再设法筹借些,就在筹划赎资的时候,生出祸事,晋王朱求桂打听到芙芸是个绝色女子,决意要纳芙芸做第十三房夫人,派人到妓院下了聘礼。芙芸得知,芳心似碎,哭不成声,急忙告诉薛公子,让他设法营救。薛公子也急得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忽然想起乐于助人的善士、同窗好友傅山,于是急匆匆找到傅先生,诉说发生的事情,请求傅先生设法营救。傅先生听后慢条斯理地问道:“你和芙芸是真好,还是假好?”薛公子急得直跺脚说:“真好!真好!我可以对天盟誓!”傅山说:“姑娘意坚向你,你要救不出她,恐怕要自尽了,倘若她死了,你还要不要?”薛公子说:“求你即为救她,万一救不出,尸首我也要,我也就不活了,生前不能成婚配,死后亦做并蒂莲。”傅山听了微微一笑说:“有你这句话就好了。此事不要声张,包在我身上,晋王娶亲那天,你在紫云院附近藏起来,听候我的消息!”

 薛公子走后,傅山于晋王娶亲的头一天晚上,带着书童,提着盛满肉菜的饭盒,来到紫云院。因傅山在太原颇有名气,鸨儿不敢怠慢,急忙迎上去问:“傅老爷今日甚风吹到此,想是要会会哪个姑娘?”傅山道:“今晚闲暇无事,想借宝地喝喝酒,听听芙芸姑娘弹唱个曲儿。”鸨儿说:“老爷来得正好,芙芸烦恼,请老爷顺便劝解劝解!”傅山装作不知,故意诧问道:“芙芸有何烦恼之事?”鸨儿就将晋王明天一早要来娶亲,芙芸不愿意的事说了一遍。傅山说:“那好,我去解劝解劝。”傅山借故遣走鸨儿后,悄声对芙芸说:“我正为此事而来!”说着,让书童打开饭盒,摆下酒菜,这时,鸨儿进来了,傅山让姑娘与他对坐,斟满一杯酒,端到芙芸面前说:“薛公子让我代他向你敬杯酒,他说无力救你,你俩的良缘就此了结吧!”姑娘接过酒杯,哽咽着一饮而尽。芙芸含泪弹唱了一曲,傅山起身告辞。临行时,傅山附耳轻言告诉芙芸:“不要悲伤,明日便见分晓。”

 次日一早,晋王迎亲的一班人马,抬着花轿,吹吹打打来到紫云院。看娶亲的人站下一大群,傅山也挤在人群里假装看热闹。鸨儿将芙芸搀出,哭哭啼啼,正要上轿,只见芙芸突然眼珠翻白,口吐涎沫,侧身一晃,倒在地上。众人慌了手脚,这时傅山挤出人群,过去诊视,鸨儿如得救星,忙请傅山急救。傅山看了一番后说:“姑娘气冲心头,脉息全无,已气绝身亡,无法挽救了。”随之向晋王的家人说:“你们向晋王禀报,人已无法救活了,看要不要尸首,如要就抬去,不要我就把这位可怜的女子埋葬了!”家人如实禀报了晋王,晋王说:“不要了。”于是,傅山把尸体抬回家中,薛宗周正好来打探消息,当晚夜深人静,傅山撬开芙芸牙齿,把解药灌上,等芙芸苏醒过来,说明昨夜所敬的酒是药酒,俩人方才明白。傅山向薛公子说:“快给芙芸打扮起来,女扮男装,速速离开此地……”薛宗周依照傅山的主意,俩人连夜逃出太原,在南郊旅店住了半夜,次日雇了一辆车子,双双回了老家汾阳。傅山等他们走后,设了假灵堂,棺木停放五天,雇了一班鼓乐,亲自送灵柩于郊外埋葬。太原居民听闻芙芸是被晋王逼死的,傅山仗义送葬,深为感动,自动参加送殡的人云集柩后,挤满了街巷,却不知道芙芸的灵柩竟是空的。



  中华傅山园牌坊  和太生/摄




   

   

     

特殊的处方

       /药权


 相传,傅山看病诊断善于望诊,治疗精于心理。富人富治,穷人穷疗。

 有一天,西村附近沙滩子村的一位农民,哭丧着脸找到傅山求他给妻子看病。傅先生问得的是什么病,怎样得的病?农民说,因为妻子经常劝他戒赌,被他打了一顿就得了气臌病。傅山听了,就顺手从院里拔了一把草,让农民拿回家给妻子服用。农民问拿什么作引子,傅山说:“引子要两种:一是要你每天在妻子面前熬药,一天要熬上三四次,熬时要和颜悦色;二是熬好后,要面带笑容、和和气气地端给妻子喝。只要按我说的这些方子去做,保管三天就好。”这个农民回到家中,按傅山的嘱咐,轻手轻脚地熬药,和颜悦色地端到床前,和和气气地一勺一勺喂妻子,妻子果然三天后就好了。消息传开,村里人都很惊奇,一味简单草药怎的三天就好了,来问傅山,先生微笑着说:“他妻子的病原本是受了他的气才得的,当她见到丈夫低声下气地为她熬药、喂药时,气就消了,病自然也就好了。”

 有一次,相距西村二里远的兰村一个年轻后生求傅山看病,傅山诊断以后没有开药,却对他说:“你的病不要紧,现在你家房子着了火,赶快回去救火吧!等救完火再来开药!”后生听了,吃了一惊,顾不得看病了,撒腿就往回拼命跑。当他跑得大汗淋漓回到家中时,愣住了,家里好端端的,并没有失火。想是傅山弄错了,于是立刻返回西村找傅山看病。傅山说:“你的病已经好了,还来看什么病!”那后生经这么一说,果然感觉身上轻松多了。后生不解地问:“你只是吓我跑了一遍,也没有给我开药,怎的病就轻了呢?”傅山这才告诉他:“你身体很强壮,没有什么病,只是受了风,得了轻微感冒,被我一吓,让你跑得出了汗,病就好多了。回去吧,路上注意不要再受了风,回去休息一两天就全好了。”那后生回去,休息了一天,果然全好了。

 有一年,傅山的儿媳妇生了孩子,不满月就病倒了,傅山云游在外,久未回家。回来后,他嫂子埋怨说:“你常常给外人看病,自家的儿媳妇病成那样却不理会!”傅山听了,就和嫂子一起进房给儿媳妇看病,看了面色、切了脉搏,出来后问他嫂子:“产房里放过什么吃的东西?”嫂子说:“没有放过什么呀!噢,想起来了,放了些红枣。”傅山说:“这就对了,我开个药帖,你再给她蒸上二斤糕面,分三天,连药带面都吃上,注意看她的大便!”嫂子照傅山说的法子给儿媳妇吃上,三天以后,果见拉下了枣皮,不几天病就痊愈了。

 西村本村有个孩子,害着一头秃疮,孩子爹领着孩子找傅山治疗。傅山看了看说:“那咱们相跟着走吧,见有牛的人家就进。”孩子的父亲莫名其妙,领着傅山往养牛的人家走。走了几家,见牛膘肥体壮,傅山摇摇头,都不中意。又到了一家,见一头骨瘦如柴的牛正在拉屎,傅山高兴地说:“好了,就在这里治吧!”随即抓起一把牛屎抹在小孩头上,对孩子爹说:“不要洗掉,过几天就会好的。”孩子父亲不解其意,心里嘀咕,这叫什么治法,但求人家治病,又不好多问。不料,过了几天,屎也干得脱落了,头上的秃疮也不见了,孩子父亲惊喜之下,去向傅山道谢,并请教其中的道理。傅山告诉他:“治秃疮应清热解毒,需要牛黄,牛黄价高,你家又穷,哪里能买得起,那头瘦牛已经有了病,是有了牛黄,拉屎从粪里渗出些来,给你孩子涂了,所以就好了。”那人听了,才恍然大悟。

 还有一次,山西巡抚蔡大人的母亲得了病,差人去请傅山。傅山素来不和清廷官员来往,不愿去看,经差人好说歹说,又考虑患者不是巡抚本人,而是他的老母,于是答应去看,但向差人提出三个条件:一是让巡抚亲自来请;二是我坐上他的轿子,让巡抚跟在轿后;三是打开巡抚衙中门迎我。差人回去如实禀报了巡抚,巡抚出于为母治病,只好答应了傅山的条件。到了衙门,傅山仔细端详了老夫人的面色,诊断后巡抚问道:“我母得的是什么病?”傅山答:“请老夫人回房,请大人屏退左右!”等老夫人和衙役走后,傅山向巡抚说:“老夫人得的是相思病。”巡抚听了勃然大怒道:“我母虽已早寡,但从未有闲言碎语,你胡言乱语,欺人太甚!”喝令衙役,将傅山重打四十。傅山微笑说:“大人勿怒,请问一下尊老夫人,再处置我不迟。”此时,巡抚母亲从屏风后走出来对巡抚说:“神医!神医!果是前几天翻腾箱子时,偶然翻出你父亲一双鞋,悲伤了一阵,病就发作了!”巡抚听了转怒为喜,向傅山道歉,请先生开了方子,并亲自送出衙门。







傅山当月

          /张旭


 明末清初,太原府西村有个名医叫傅山,他不但医术高明,画也画得好。

 有一年中秋节,朋友从远道来访,傅山想给朋友吃顿午饭,可家里穷得连粗茶淡饭也端不出来。无奈,他只好提笔画了幅中堂。画的是一轮明月高照。墨迹未干,就叫妻子拿到当铺去当。当铺的掌柜不在,小伙计听说是傅山的画儿,就高兴地写好当票,取出五十两银子交给傅山的妻子。

 过了一会儿,掌柜回来了,接过画一看,气得冲着小伙计吼道:“就这一个墨疙瘩,要当五十两银子?”于是就把小伙计辞退了。

 傅山知道此事后很是过意不去。他东拼西凑借了五十两银子,要到当铺赎画。可一想,觉得此事不宜过急。到了九月初五晚上,傅山才拿了银子去赎画。掌柜喜出望外,忙拿出画来交给傅山。傅山接过画儿一看,摇头说:“错了,这不是我的画儿。”掌柜哈哈一笑说:“没错,没错,没第二个来送这墨疙瘩的。”“错了,你拿出当票来看。”掌柜把当票取出来,念道:“满月字画一幅,当银五十两,八月十五。”傅山说:“我当的是满月画,现在你拿残月画给我,不是错了吗?”掌柜连连作揖:“求您勿与小人一般见识。”傅山说:“那好,咱们讲个条件,你把银子送给你辞退的小伙计!”掌柜无奈,只好命人叫来那个小伙计,当面把银子给了他。

 那掌柜脑子很灵,他猛地想起画时是八月十五,是满月。今天是九月初五,画又成了残月,连忙作揖说:“先生真是神笔,是我有眼不识泰山,请先生把画留下,钱多少好说。”傅山说:“多少我也不卖”,说完把画送给了小伙计。


     
   

奇方

      /张旭


 活牛市有个开杂货铺的李掌柜,不幸身患重病,曾求当时在北京的四大名医诊过脉,看过病。据说名医对他说:“由于饱气伤肝,肝不生血,无药可治,不出一年将寿终”,并劝他早日回家安排后事。

 李掌柜回到家中后,一面安排后事,一面大吃大喝消磨时光,等待着归期。一天,他和朋友伤心地谈起此事,朋友对他安慰了一番,并劝再请傅山先生给医治一下。于是,他便请求傅山先生给他看病。傅山先生诊过脉后,深知脉象不好,随即详细究其病因,便对他说:“饱气伤肝,忧思损心,病实沉重,但尚有一线生机,恐药物难以找到。”

 李掌柜闻言,喜出望外,便对傅山先生说:“就是药价千金,卖掉家产,也要把药找到。”

 傅山先生说:“不但药难找,药引更难找,而且必须病人亲手找到,这样保管药到病除,如果找不到药引,那就难医。”

 傅山先生说罢,用笔写下两味药引:“人脑百个,盘龙草百条!”病人惊奇地问:“啊呀!人脑确实难找,盘龙草不知何物?”

 傅山先生道:“要说难找是真难找,人脑可找代替品,盘龙草要越陈旧越好。”李掌柜说:“请先生指教。”

 傅山先生说:“人头上出脑油,应说是人脑之精,都渗在毡帽上。穷人戴过的旧毡帽最好,盘龙草就是草帽呀,也是越陈旧越好,它饱受暑热,汗精滋养,吃则补益。要想早日得到这两味药引,必须每天清晨,日出东山之前,站在东城门外,面阳站着,从推车挑担人身上去找。到药引找全,我开方配药,保管药到病除。”

 从此,不论春夏秋冬,不管风雪雨露,李掌柜每日天不明就站在东城门外面阳而立,全神贯注地望着出出进进的人群,在寻找着奇怪的药引。

 天长日久,不觉已过了一个夏季,李掌柜将找到的药物,用一辆车子拉上,到了傅山先生家,请傅山先生验收药引,以便赐方治病。

 傅山先生笑迎李掌柜至中堂会客厅,热情接待,谈笑风生,关于药引开方之事,却只字不提。李掌柜终于急不可待地开了腔:“药引现已找全,万望先生验收,早赐良方。”

 傅山先生笑着说:“李掌柜身已无病,何需再开药方?”李掌柜惊讶地地问:“怎么,我已无病啦?”

 傅山先生道:“李掌柜,你因经营生意,日夜费尽心思,绞尽脑汁,致成伤心损脑;你为同行竞争,常生闲气,致成伤肝损脾,因而久伤成疾,实属危症。所以,四大名医,言你不及一年即亡,这确是实言。我要你排除一切杂念,专心治疗,以精神锻炼为主,你一年多来,不管春夏秋冬,不管风雪雨霜,每日早吸阳气,而且手拿药物,定然对此方发笑,岂不知,每天笑三笑,比药方还见效。你现在肝脾恢复,心脑复健,所以大病已去。”

 李掌柜听后,方悟奇方之功,深表感谢之情。

 事隔三年后,李掌柜专程回访四大名医,叙述了治病过程,四大名医十分惊异,后经李掌柜引见,四大名医来太原拜会了傅山先生。四大名医深感傅山先生医理之精,并对其精神疗法深为佩服。从此,傅山先生的声望与日俱增。



                 傅山像 和太生/摄




    



傅山的故事              /张旭

 这天,教书先生傅之谟从外面回来,只听院子里传来两人的争吵:“让我从几千里外的浙江普陀山买来了,你却不要,这么贵重的东西,让我到哪儿去打发?”

“这么个木头人,就要卖一百两银子?货是我当时订下的,但现在这么贵,我不要了。”傅之谟一听,就知道是本家弟弟与一位行脚僧在争执。一年前弟弟曾与一名行脚僧订下了一尊浙江普陀山上的檀香木佛像。

 当傅之谟分开众人刚要进门时,忽然听见妻子陈氏的说话声传来:“别嚷嚷了,这佛像我买了!”傅之谟走过去对妻子说:“咱哪里有钱买这?不行就打发人家走吧!”

“用我嫁时带来的首饰换吧。”说着,陈氏回到家里将自己仅有的几件首饰拿了出来。陈氏将首饰交给那位行脚僧道:“师父,你看这几件首饰折合下来够不够?”那和尚将手一合:“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女施主,这就很够了!”

 这天晚上,陈氏梦见自己来到一座大佛殿中,只见佛祖如来端坐殿堂,两旁的罗汉弟子们有的在温习经卷,有的在静坐打禅。于是,陈氏怀着虔诚的心情来到佛祖面前,佛祖道:“我看你一片至诚待佛,就把我的这位弟子送给你去做儿子吧!”但当她再抬头看时,佛祖早已无影无踪,于是心中不由激灵,恍然醒来,竟是南柯一梦。

 当时陈氏也没在意,不料从此以后,肚子竟一天天隆了起来,怀胎十月不见分娩,一直到十二个月头上。这天夜里,陈氏梦见佛祖送给自己的那位清癯罗汉忽然乘龙而至。这时,窗外雷电交加,大雨滂沱,陈氏从梦中惊醒,不一会儿,就产下一个男婴来。

 这男婴后来长大,就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傅山先生。


   


门墩石

    /邢伟


 相传太原傅家巷口,有一门墩石,看也寻常。有一天早上,一位南方考古者,看上了这块石头,找到主人协商,愿出高价收买,先付了订金,说午后付全款拉货。主人送走南方人后,心生疑虑:这块石头是先人建房所剩,性状扁平,未见异处,只是比常石高了点,边沿上水线层层较为明显,再细细端详,发现石头三分之一以上干爽如常石,以下部分湿漉漉的,像刚从水中捞出的一般。莫非这就是藏贵之处。再看丽日三竿,巷内无人,好奇之心驱使他从家中拿出锤錾,对准干湿之间的水线处轻轻敲击,小心翼翼,既要打开石头看个究竟,又不想让买主发现痕迹。事遂人愿,石头清脆而裂,正在恰当之处,他慢慢把上半部分如盖掀起挪开,低头一看,见石中有一凹下,如盘蓄水,水清见底,水中还有一条红色金鱼摆尾游动。正当他惊异之际,巷内突然冲出三位儿童,两个在后追,一个在前跑。前者气喘吁吁,汗水淋漓,来到开石之处,见有清水,停步躬身,低头张口就是一气猛饮,连鱼带水吞了个精光,抬头见两位小伙伴接近,挺身拔腿,快步如飞向前跑去。石主人一时手脚无措,呆立一旁,醒过神来,已是水尽鱼没,只好轻轻把石摆合,又用蜡封住裂痕,打磨掩饰后等南方人来。午后来人一看,说其宝已被人盗去,一文不值了,问清详情后,仰叹一声说:“此地日后要出一地仙。”这位吞鱼饮水的儿童,就是日后令人敬仰的傅山先生。


     


傅山是仙胎

             /邢伟


 相传,傅山他爹做官多年,是个好官。一天黑夜,傅大人正在灯下看书,突然从窗窟儿擩进一只像簸箕大的手,说:“傅大人啊,您老官运亨通,给我几两银子,日后步步高升……”傅大人听了,实在作难说:“我身边一无行囊,二无积蓄,没有分文送给你,实在对不起!”

 大手摇动了几下,又说:“我这只手伸出来就不能收回了,既然大人没钱,看着给些东西就是了。”傅大人手头有一支毛笔,一盒砚台,说:“我写一个字,留给你,不知意下如何?”“能哩,您要给我写,我就走呀!”

 傅大人饱蘸浓墨,大大地写了一个“山”字,写完,这只大手慢慢地着了地,傅大人奇怪地问:“你怎还不走?”这人说:“大人啊,这个字一字千金,压得我走不了,还得大人帮帮哩!”傅大人说:“你这只手,就像平原,还放不下个山啊,你把手攥住不就出去了吗!”那只大手一攥,果然出去了。傅大人再看时,窗口留下一句话:日后投身相报。傅大人通晓天文,每日深夜出来观星,见星空中又添了一点亮光,这是掌管生辰的南斗。转眼间大半年过去了,他也没有回家看看。这天家中来人说:“夫人生下一个贵子,一个多月不吃奶,一只手攥得展不开,整天嚎得不能,夫人挺麻烦,请老爷回去。”傅大人料理了公务,忙忙地回家去了。

 回来了,这娃娃一下不哭了,还笑哩,傅大人问哩,夫人说:“自从老爷走后,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有一天黑夜睡着了,梦见了一道亮光入了怀,不久就双身上了。”

 傅大人一看,光溜溜一个胖小子,乐得偷笑哩。

 傅大人得了贵子,贺喜呀。这天,家人父子,亲戚朋友,纷纷前来庆贺,酒席宴前,傅大人抱着儿子抖答哩,这娃娃擩出手来,一开展,手心里大大的一个“山”字。傅大人细细一看,出至自个儿的手笔,高兴地说:“噢,原来是这样的。”众人见了,忙问,他就把南斗索字投身一事说了,众人听了说是仙胎。

 从此,傅大人就给儿子起名单字山。而傅山从小聪明过人,长大后,成为才艺双全的书、医圣人。



       

       

       

       
扫码关注我们        

       

       

       

       


学海傅山

             /张中伟 

    一日,傅山与其兄长傅庚、私塾马先生一起品茶、论史、对诗。傅庚提议:“愚兄得了一些好文章,大家一起观看背诵吧,看完讨论一番,也好一同进益。”

 这马先生自负聪颖善记,向来听闻傅山有过目不忘之本领,却不曾亲自见识,于是主动立了约定,要以这些文章在背诵能力上与傅山比试一番。

 次日傍晚时分,大家聚齐,西席马先生道:“白天一天背完已有五篇了,青主你背完多少篇了呢?”说完微笑看着傅山。傅山答道:“早上洗漱完后开始诵读,到喊我吃早饭时已背完五十三篇了。”大家都惊奇不已,随后马先生随意点出几篇,傅山都背得一字不差。马先生赞叹不已:“听闻青主记忆超群,今天亲眼看到,才知道名不虚传,自愧不如,佩服。”傅山道:“兄长收集的文章都是极好的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才容易记得住。若是一些低俗文章,任再好的记性,恐怕也无用。”大家点头赞同。



    傅山纪念馆   园区提供



傅山学医

                      /聂陵基 李新星


 傅山先生年轻的时候,医术也不特别高明,只是个平平常常。他能有那么高的医术,传说是得到了观音菩萨的点化。

 傅山的儿子得了一种很难治愈的病,面色黄肿,骨瘦如柴,几经治疗,终不见成效,店铺老板却在此时让傅山的儿子到四川采购一批货物。临行的时候,傅山对他的儿子说:“你这病身子还得出远门,恐是我们父子俩最后一次见面了,爹爹我没有能力治好你的病啊!”父子俩洒泪告别。

 傅山的儿子到了四川以后,就四处张罗采购货物,想早日赶回太原。一日,他在大街上了解行情,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一大群人,一打听,才知道是一个游方郎中在给人看病。病急乱投医,他想,试一试也许就能把病治好。主意已定,等到那些人散后,他就走到那个郎中跟前,说明了病情,请郎中帮忙治病。那个郎中问道:“你这病可请人看过?”他说:“家乡看过,可就是……”说着把傅山先生开的方子递了过去。郎中拿过药方看了看说:“药和我开的一样,只是缺用枣来做引子。”说完拿起了毛笔,在药方后面又添了“红枣七个”。他回去按方吃药后,身体逐渐好了起来,十几天后,就完全复原了,酬谢了郎中,购齐货物,就急着往回赶。

 当傅山的儿子回到太原府时,已经是红光满面、步履利索的健康人了。人们感到很是惊奇,傅山寻问,儿子如此这么一说,傅山恍然大悟,连连叫道:“缺枣(找),缺枣(找),就是缺找啊!”几天后,傅山先生打点行装,踏上了去四川的路程,寻找那个游方郎中。当他跋山涉水到达四川的时候,那个郎中已到其他地方去了。他只好再去其他地方去找。他跑遍了华夏的名山大川,拜访了许多民间郎中、药农和劳动人民,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釆药,整理出一套医学理论,但始终没有找到那个郎中。当他回到太原时,那个老者正在街头给人治病。傅山先生上前纳头便拜。老郎中说道:“起来,起来吧!”当他提出要老人收他为徒时,老人却说:“你已经找到真正的知识了。”说完一转身不见了。有人说:这是观音菩萨点化傅山先生,让他到民间参加劳动实践。这样一来,傅山就成了一代名医。



箭射“大”原府

                          /祁修业 王银海


 傅山先生能写会画,善医懂药。他不但能文,据传还会习武呢。

 一天,从太原府衙内传出这么一句话:“明天,将由傅山题写‘太原府’大牌,挂于府门顶端。”一听说傅山先生书法表演,哪个不想亲眼一观,以饱眼福。翌日天明,早就有人在门外等待了。不一会儿,一条街人山人海,挤满了男女老少,约莫快到十点钟时,只见傅山先生手拿斗笔,饱蘸浓墨,走到早已竖立在高台桌上的那块牌匾对面,疾挥成书,并说道:“速挂门顶。”牌匾高悬,人们看得更清楚了,上写三个大字“大原府”。众人看后,议论起来,有的还大声嚷道:“写错了,太字少了一个点,成大字了!”这时,只见傅山先生不慌不忙,把斗笔绑在箭头上,走出府门百步之外,左手握弓,右手提箭尾往开一拉,嘣的一声射过去,这支“箭”不偏不倚,正好射在大字变太字的合适之处。眨眼工夫,“大原府”一下变成了“太原府”,众人齐声喝釆。


         中华傅山园掠影   园区提供


飞笔题书

             /张中伟


 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他的作品留传后世很多,并且多在民间无序留传而不佚失,说明傅山先生书法艺术水平之高,深受后世人们的推崇。关于傅山先生书画传说也流传很多、甚广,近乎神奇。传说有一年,太原城新修城门,高大雄伟,甚是可观。门修好了,门额当然要题字。由谁来题,不用说,论名论艺首举傅山先生。傅山既是太原人又是知府的好友,义不容辞,慨然答应。到题字那天,城门前早已搭好高高的云架,傅山先生登上高架,用五尺长把的大扫帚代笔挥毫,一点一画,雄健沉稳,气势磅礴。高架之下来看先生题书的人一片喝彩。写完之后,先生搁“笔”下得架来,举目端详,也觉满意。此时,看客中却有一人发现,先生所题“太原府”三字,少了一点,写成了“大原府”,人们顿时哗然。知府也过来客气,请先生再登高架。先生不慌不忙,微微一笑,并不登高,复又操起扫帚,拧去把柄,只留“笔头”,饱蘸朱漆,然后丹田用气,两臂用力,嗖的一声,将扫帚抛向空中,看客们只见一道红光飞起直扑城门洞顶,说时迟那时快,不偏不倚正点在“大”字腿下,形如桃花瓣,势如坠空石,成一“太”字,妙似天成,毫无补笔痕迹。后太原知府命人依样凿刻,经几百年无损。遗憾的是,后来太原拆毁城墙,城门始不得存,许多年长之人还记得傅山先生所题“太原府”三字,均赞不绝口。


   


一幅动画

                     /祁修业 王银海


 一次,傅山先生的一位朋友求他给画一幅画。傅山先生立马挥笔,很快就画完了,并在上面题“姜太公钓鱼图”六个字。回去后,朋友把这幅画挂在墙上,只见画面上的姜太公光着脚,裤儿挽在半小腿上,坐在河边,手拿钓鱼竿,身边放着一只鞋。

 一天,看画的人特别多。内有一人挤到前面,看罢说道:“人们都说傅山先生的画逼真,可这幅画只画了一只鞋子,分明是他忘记画另一只了。”没等人们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忽见画面上姜太公纵身而起,屁股坐的地方露出了另一只鞋,一会儿姜太公又坐回原处。大家看后,赞不绝口,都说:“傅山先生的画真神了!”而那个说话的人,却呆呆发愣,惊奇得说不出话来。


   中华傅山园八卦亭  园区提供




傅山补笔

                                         /王升亮 张卫平


 在代县城中央,有一座声闻四达的雁门第一楼,俗称鼓楼。鼓楼北面悬挂着一幅高九尺、长两丈四尺的巨匾,上书“威镇三关”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是谁写的呢?

 传说盖起鼓楼后,人们请傅山先生来题匾。傅山先生欣然应允,挥毫“唰唰”几笔写好了“威镇三关”四个字,工匠便七手八脚地把一人多高的大木匾钉上鼓楼。人们在下面一看,咦,怎么“威”字少了一点呢?便找来傅山先生。

 傅山先生看了看,笑着说:“好办!”于是他用墙角的一把秃扫帚蘸饱墨,搭在弓上,用力一拉弦,嗖的一声,扫帚恰好射在“威”字那一点的地方。人们仔细观看,它和在下面写成的一模一样,都拍手称奇。

谷雨师父

           /张中伟


 傅山先生是一位忧国忧民、颇有胆识、铁骨铮铮的爱国志士,但少年时因胆小还给他留下过终生难以忘却的悔恨。据说位于寿阳太安驿乡孟家沟附近的五峰塔就是这件事的见证。

 从前,寿阳孟家沟并没有塔,而有一座小庙,庙里住着一老一小两个和尚。老和尚被当地人尊称为谷雨师父,徒弟则是在此拜师学艺的少年傅山。

 当时,这一带虽属丘陵山区,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生富有,一派祥和景象。这年秋初,沉浸丰收在望喜悦中的人们,突然被一夜的黄卷风给惊呆了,预示着丰收的作物枯萎了,欢快唱着歌的溪流干涸了,从未因水源断流而烦恼过的人们没水饮用了。这突然出现的断水现象,顿使人们像疯了一般到处寻找水源。

 傅山当时虽然年龄小,但却把村里人的灾难看作是自己的灾难。而在这令人心急如焚的现实中,师父谷雨的灵光圈在他的心目中却逐渐地暗淡了,而且形象也越来越低矮了下去。与到处寻找水源的人们大不相同,谷雨师父近来却每天独自一人关在小庙里舞剑,似乎以此来排遣因缺水而带来的心头烦恼。人们常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眼看村子里的人都面临着缺水的灭顶之灾,而谷雨师父似乎不痛不痒地避身世外,这太令小傅山失望了。

 这天,小傅山再也忍不住了,鼓起勇气,迈步来到谷雨师父练功打坐的净堂里,对刚打坐完静功的谷雨师父道:“师父,弟子不才,近来我见村里的人们无水饮用,到处找水,我也实在待不下去了,想出去找水。”

 这时,白发银髯,已届知天命年龄的谷雨师父微闭双目,听了傅山的请求后,开口道:“孩子,我知道你吃不了这里的清寂之苦,离这里不远的繁华集镇上有一座西山寺,你师伯正在那里当住持,不如我把你送到那里去!”

 傅山听了,心里的气更是不打一处来,但在师父面前又不便发作,于是压住心头怒火对师父道:“弟子不是受不了这里的清寂之苦,而是看到周围村里人们的受难情景,心中老大不忍,所以弟子也想出去帮助人们找水源!”“但如果找不到水源,你又怎么办?”谷雨师父仍然眼不睁身不动地对他说。傅山道:“我想,刮了一夜风就没了水,这肯定是有妖孽作怪。弟子我就是上天入地也要弄清情况,找回水源!”傅山这句话虽说得语气委婉,但骨子里却斩钉截铁,底气十足,不由使微闭双目的谷雨师父也刮目相看眼前身形瘦弱的小弟子了。傅山从小身体多病,体形瘦弱。就因为这,父亲傅之谟才让他跟上谷雨师父来到这寿阳山中。但谷雨师父说什么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么一个身形瘦弱的躯壳里,竟然跳动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忧民之心。于是谷雨师父也不由心中一热,对傅山道:“既然你有这么一颗救世济民之心,真太令我高兴了,为师我近来还正为找不到像你这样的人而苦恼!”

 小傅山听了,心中不由有点惊奇,于是问道:“师父,你找像我这样的人干什么?”

“孩子,你过来,让为师将心思细细讲给你听!”谷雨师父见傅山走过来,于是让他坐在自己膝前,手抚着小傅山的头开始讲述:“孩子,早几天刮的那场黄卷风,是由天庭上贬下来的一条旱龙引起的。这条旱龙原来在天庭上犯了天条,玉帝将它贬下天界,本应恪守本分,将功折罪。谁料它不仅不闭门思过,反而变本加厉,跋扈横行,祸害一方。咱这里的水源就是被它那一晚上的龙卷风给刮去了,现在它饮干了周围的水,正栖息在咱这里!”

 小傅山听到这里,心里不由一阵紧张,于是将身子向师父靠了靠,急问道:“在咱这里?”

 谷雨师父将靠过来的傅山爱抚地搂紧一点,继续说道:“对,在咱这里,就在咱寺端后面的枯井里!”谷雨师父说到这里,稍顿一顿说:“为师我早就有心想杀死这条旱龙,但因剑术生疏,另外也需寻找一位给我递剑的诚实勇敢的人,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想不到我面前的徒儿就能担当此任!”说着,谷雨师父不由将小傅山搂得更紧了,二人简直融合在一起。

 转眼日落西山,暮色降临。谷雨师父这时紧身利落,装束整齐,就要下井去擒斩旱龙。下井时,谷雨师父对傅山道:“孩子只要看见我的手伸上来,你就将剑递给我,千万勿误!千万勿误!”

 傅山坚定地答应了师父,就守候在井边准备递剑。这时只听得井下似乎有千军万马在战斗。过了一会儿,顺着一声刺耳般的嘶叫声,井口中突然伸上一只簸箕大的绿手,直向傅山抓来。傅山这时还是一个瘦弱的孩子,哪里见过这种吓人的东西,于是不由惊叫一声,拔腿转身就跑。不料由于惊吓过度,傅山没跑了三步远就瘫软昏倒在地上。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辰,小傅山在阳光的煦暖中苏醒过来。当他睁开眼一看,山又青了,坡又绿了,五谷恢复了蓬勃的生机,溪水又唱起了欢快的歌声。这时小傅山不由心中一动:“师父擒斩旱龙成功了!”这时小傅山心中真是高兴极了,欢快极了。但也就在这时,傅山突然想到了师父,对,师父擒斩旱龙成功了,但师父哪里去了?这时小傅山不由回想起自己当时因一只绿色大手吓昏过去的情景,是不是师父因自己一时胆怯没递上剑,而被旱龙……以下的情景小傅山不敢想了。他现在最想见到的就是师父。于是他大声地呼喊起来:“师父——”喊声在崇山峻岭间回荡,却始终没有谷雨师父的回音。这时的小傅山真急了,喊声中不由带上了哭音,也渐渐带上了嘶哑。

 被小傅山哭喊声惊动的人们,听了傅山的诉说,才知原来是谷雨师父擒斩了旱龙,夺回了水源,于是不由向枯井黑压压跪下了一片。

 人们传说,后来小傅山面对井口磕了三头,说道:“师父,我对不起您!今后我一定重铸胆略,为民造福,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否则我无颜再回来见您!”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为民除害而英勇献身的谷雨师父,就在谷雨师父殉难的枯井上,建起了一座做工考究、雕刻细致的石塔,人们把它叫作五峰塔。


中华傅山园医药院院长李利民讲解傅山行医的故事 和太生/摄

傅山神火

                           /张美林 尹崇富


傅山又叫傅青主,学问精深,德行高洁,作文、绘画、书法、医道,无不通晓。顺治年间,他从太原来平定隐居,沿崎岖小路走到一个密林山间时,见这里枫叶似火,风景秀丽,就席地坐在一棵树下欣赏起来,看着看着,便靠在树上熟睡过去。

 日落西山时分,突然从峰峦岩石后窜出一只老虎,张开血盆大口向傅山扑来。这时,正好有个叫周二楞的樵夫收工回来。他一见此情,忙抽出柴担上的斧朝老虎掷去。老虎脑袋受伤,夺路逃跑。

 梦中的傅山惊醒,知道周二楞救了他的命,非常感激,忙向他连连道谢。

 周二楞见傅山道骨仙风,气度不凡,就询问了他的姓名。初通文墨的周二楞一听说他就是傅山先生,惊喜万端,忙施礼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先生,我家只有老母与我相依为命,如不弃贫贱,请到寒舍休息一晚。不知先生肯不肯赏脸?”

 傅山说:“恩人啊,你救我于虎口,我不能厚报于你,已经深感惭愧,怎好再去仙居打扰?不过你家有高堂,傅山倒是该去看一看她老人家。”于是,周二楞就挑着柴,引着傅山来到自己屋里。

 二楞母亲听说是傅山光临,非常欢喜,就把平日节省的两碗准备过年吃的白面,做成饭招待了傅山。傅山见快入冬了,二楞的母亲还穿着一身破单衣,心中非常怜悯,就对周二楞说:

“你母子对我这番盛情,我没有什么酬谢的,就给你们画幅画作为留念吧。”周二楞早已知道傅山的画被列为神品,自然是求之不得,但自己家徒四壁,连一张纸一滴墨都没有,怎么作画呢?

 傅山看出了周二楞的为难处,说:“无妨,天明后你到山上找来几块红卵石就行了。”

 天刚亮,周二楞按照傅山的吩咐,到山上找回来几块红卵石。傅山就让他蘸着清水在一块青石上研磨起来,从卯时磨到中午。傅山拿起扫炕用的笤帚,蘸着磨下的红墨,在屋壁上画了一个小盆,盆上歪歪斜斜画了几道,就告辞而去。二楞母子俩虽见这画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毕竟是名人所留,因而他们还是感到荣幸。

 就在这天晚上,突然,只见墙上画盆里那几道红色墨迹微微动摇起来,接着红光一闪,顿时火焰升腾,灿如晚霞,屋里暖似春天。二楞娘俩惊呆了,啊呀呀,神火,神火!

 这消息轰动了十里八乡,很快传到县太爷耳朵里。这县官姓权,名八斤。老百姓叫他“全剥净”。全剥净听说二楞有了傅山的神火,立刻叫来一群捕快说:“去,周二楞三年抗缴皇粮,把他那个什么傅山神火给老爷我搬回来!”这帮捕快闯到周二楞家,不由分说,就七手八脚把傅山画的火从墙上剜下来,带回县衙。全剥净欣喜若狂,命人把它贴在自己寝室的墙上。

 夜静云浓,傅山神火依然升腾起来,屋里照得灯火辉煌,全剥净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突然,神火从墙上滚下来,在屋里乱撞,屋里的东西都被燃着。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刹那间整个院落变成一片火海,全剥净和他盘剥来的万贯家私,一齐化为乌有。


     中华傅山园掠 园区提

傅山收画

                       /荆立荣 王盛年 王秀年


 相传,古时药林寺堂墙上曾挂着一幅宝画,上面画着一只老虎,背景有山林溪水,两边配有一副对联:


  威显山林驱祸患,翠盘山谷引清流。


 那画说也奇怪,老虎的胡须到了夏天,就变成黑色,到了冬天,就变成白色。背景的山林溪水,也随四季变化。春季看,春风呼呼;夏季看,烈日炎炎;秋季看,秋雨绵绵;冬季看,白雪茫茫。寺院自从有了这张宝画,药林寺山中猛虎再没有出来伤人。

 传说药林寺中有一道人,常常用山林药物给人们看病,他配的药方,药到病除。四乡近邻的人得了病,都请道人看诊。可山林中有猛虎,时时出入,不少上山求医的人都叫老虎吃掉了,这使道人很伤心。有一次,傅山请老道看病,言谈中,老道谈起老虎伤人的事。傅山就画了那幅画,赠予道人。寺院中自有了此画后,山中的猛虎就不见了。也因为这画神得出奇,上山求医的病人更多了。寺院很快红火起来。可是不久,道人成仙归天了,人们还继续拜画求药。说也怪,只要诚心求药,碗中就会出现药物,拿回家中给病人喝了,大病化小,小病化无。

 然而,寺院小道见此宝画,可以施药治病,就趁机向人们敲诈钱财。有一天,来了一个游道人,那道人乘人不备,将一字帖贴到画上,上面写着一首诗:


 四季宝画循无常,药林寺院显灵光。吾今取虎归山去,留下卞党与肖黄。


 自从那道人把字帖贴到画上以后,那画再不随四季变化了。人们也再讨不到药剂了,渐渐寺院又冷清起来。有人说,那道人就是傅山。字帖中的卞、党、肖、黄,都是古代传说中打虎将军的姓氏。

   

     

傅山送给女儿做陪嫁的门帘

                          /张中伟


 相传,傅山与妻子张氏除生了儿子傅眉外,还有一女,小名叫赟儿。到赟儿出嫁时清王朝已入主中原,傅山家财散尽,拿不出值钱的陪嫁。出嫁前一天,傅山把女儿叫到面前说:“赟儿,明天你就要出嫁了。咱家没有像样的嫁妆给你,爹爹就送你一条门帘吧!你要记住,去了婆家门帘要挂在家里的墙上,不要挂在门上。”赟儿感到特别奇怪,但也不便多问,心想先收起来以后再说吧。

 第二天,洞房花烛之夜,赟儿拿出陪嫁的门帘按照父亲所说挂在墙上和女婿一起观赏起来。原来门帘上画的是喜鹊登梅的喜庆图案。画画得漂亮自不必多说,对于赟儿来说早已司空见惯。等到两个新人赏完画正准备休息时,突然听到了鸟鸣声,循声望去,只见门帘上画着的两只喜鹊,展翅飞了起来,正在嬉戏。两位新人这才明白,这门帘原来不是寻常之物,怪不得父亲让挂在墙上。

 日子久了,赟儿还发现只要头天晚上两只喜鹊飞起来嬉戏,第二天总是好天气,若只落在梅枝上不动,第二天就是阴雨天。这门帘成了如今的天气预报了。

 有一天,赟儿一个人在家里没事,又仔细端详起门帘上的画来。她突然发现两只喜鹊都没有画眼睛。那赟儿是何等人,在娘家常见父亲和大哥画画,耳濡目染,也能画上几笔,于是取笔研墨,提笔在手往喜鹊的眼睛处轻轻一点,点好以后,离开门帘正要好好端详,只见两只喜鹊一扑棱翅膀飞起来,在屋里盘旋了几圈飞出去,没影了。这让赟儿好生后悔呀。

 几天后,赟儿回到娘家求父亲再画一幅。傅山说:“赟儿,不是爹爹不给你画。我只能画一回,一被点破再画就不灵啦。”

 此后,赟儿就再也没机会得到傅山的宝画了。



    


       傅山先生写字                               /张中伟

傅山先生写字——手熟为能

 青少年时傅山就写得一手好字,一时名闻三晋,登门求他写字的人应接不暇。一些趋炎附势、阿谀谄媚者对其赞不绝口,说他是什么天才啊、神童啊,等等。傅山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渐渐就飘飘然起来,不知不觉露出了高傲之态。他游学来到襄垣,在离紫岩山宝峰寺五里远的虒亭镇,住了一家客店。一日,他漫步到店里后院的厨房门前,看见一群人围着店主喝彩叫好。他走近一看,原来是店家在做刀削面。只见店家头顶削面板,一边和众人谈笑,一边用手拿着刀片飞快、利落地往锅里削面,面削得又细又长,犹如飞舞着的条条银丝准确地落在了一丈开外沸腾的锅内。店家削完面,取下头上的削面板,笑对众人道:“这不算什么技艺,不过是傅山先生写字——手熟为能罢了。”

 傅山回到客房,躺在床上,反复思索琢磨店家的那句歇后语“傅山先生写字——手熟为能”,恍然大悟:自己能书会写不是什么天才,更不是神童,而是手熟为能,和店家相比,自愧不如。从此,他决心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一切从头做起。后来他又学绘画和钻研医道,写出了不少书画作品和医学著作,成为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书画家和医学家。傅山的书法造诣很深,而后人对他的评价是:“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人。”


傅山与炕围画

            /张中伟


 炕围子,准确地说,应该叫炕围画,包头地区叫它炕围子。

 炕围子,就是在沿着靠炕的墙上画的各式图案,高度大约在二尺到三尺左右,图案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亭台楼阁、山水湖泊,等等。根据个人喜好,请画匠绘制,着色以大红大绿为主,色彩明丽单纯,俗艳中透出对生活热烈的爱。对于地处干旱寒冷地区的人们来说,不管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不管任何季节,即使在冰天雪地的隆冬,回到家坐在炕上,周边美景围绕,怡人的景色放松着人们的心情,愉悦着人们的身心。在晋、陕、冀北部与内蒙古接壤的地方,也就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相融的区域,人们的居住地,不论城镇或乡村,炕围画作为一种传统的室内装饰,一直备受当地人的喜爱。多少年来,谁家起盖新居后,画一盘自己中意图案的炕围子,就成了新居搬入前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当人们再啧啧称赞炕围画的精美漂亮时,也是主人脸上洋溢出自豪与荣光的时刻。

 相传,炕围画的缘起与清初思想家、书画家傅山有关。明王朝灭亡后,傅山与黄宗羲、顾炎武联络反清复明事业,以其高尚的人格和深博的学问赢得了人们的拥戴,人称傅青主。后因反清复明活动,遭到清政府迫害,家人离散,各自逃命。其女儿一家逃至塞外土默川,在萨拉齐东十五华里处的西老藏营村隐姓埋名落户。清初的土默川,垦禁未开,天苍苍,野茫茫,草原自然生态,人烟稀少,生活物品短缺,外来人口生存极为不易。夏季还好,秋季一到百草枯萎,一派肃杀景象,冰天雪地接踵而来,生活的困顿与自然环境的恶劣一起强加在他们身上。此时傅山正在南方组织反清复明活动,听到女儿的生存境遇后,从几千里之外赶来探望女儿。时值冬季,塞外荒寒的景色和女儿憔悴的面容,让傅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临行日期渐近,分别在即,怎样才能减轻女儿思念亲人、思念家乡之苦呢?傅山想到了绘画,他决定在女儿住所的炕围周边绘上家乡的山川风貌、珍禽百花,使女儿面对这些景色就像看到家乡的山川景色,用国画来慰藉女儿愁苦的心灵。于是,傅山提笔作画,在炕围边墙上绘就湖泊绿荫、鲜花鸣禽、湖光山色,一片内地风光。远离家乡的女儿看到眼前绘就的熟悉的家乡景色,心情不禁释然。

 傅山走后,女儿一家一直生活在这里,因为有了父亲在炕周边上的绘画,他们精神上有了慰藉,生活也比以前有了几许快乐。据说傅山画的鸟在黎明时会在花丛间飞跃鸣啼,绘的花会在拂面的风中摇摆。周围人们听说后纷纷前来观看,无不称赞。有人就叫别的画工照着傅山女儿家炕围画的样式在自己家绘制,果然满屋生辉。后来人们纷纷效仿,炕围画这一形式不胫而走,传播范围越来越广。现在炕围画在各地都有留传,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美的享受。


          中华傅山园掠影 园区提供



傅山夜住寺院

              /苏衡


 一天,傅山从陀罗山下来,准备回太原,路过忻州城西的大寺院时,看看天色不早了,便走近院门,敲了几下门环。看庙的老汉见是一位文人求宿,便指了个空房,留他住了下来。

 傅山正准备写几个毛笔字,忽听得门外有咚咚咚的响声,像倒了墙一般。他正要推开门到外边看一看,又听得哗的一声响,从窗户眼伸进一只毛混混的大手,转瞬间便成了笸箩大小,那手指像柱子一般粗。傅山见此情景,并不害怕,自言自语道:“正想写字,苦于没纸,你送上门来,岂不妙哉!”于是,提笔一挥,将“可入不可出”五个大字写在刚刚伸来的那只大手上。原来这只手是正殿上的金刚的一只手,他听说傅山不信鬼神,故意要吓他一跳,谁知此事反叫傅山识破了。金刚着了急,大手变不小,抽不出窗户外去,只得讨饶。傅山见他认输了,便用湿抹布擦去字迹,告诫他:“今后若要有此举动,定然严惩不饶。”

 哪知,这金刚口里答应,心里可不服气。他拉出手以后一直站在门外想伺机报复。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傅山手提灯笼要上茅房解手,金刚紧走几步,躲在墙角阴暗处。

 一会儿,傅山到了茅房,用灯笼一照,啊呀!好一个黑大汉,往上看连脸都看不见。傅山故意咳嗽了两声,放开嗓子说:“你这毛神,真缺德之至也!哪有跟人解手之理,叫你臭鬼倒是名副其实!”金刚见傅山又认出自己,慌忙哀求道:“老爷呀老爷,小神错了!小神错了!小神有眼无珠,冒犯老爷,连续两次,罪该万死!”说着,将那高大的身躯缩成了五尺。傅山听了冷笑道:“欺软怕硬,神鬼亦然,嘿嘿!”

傅山问题法降黄雨

               /张中伟


 康熙二十年(1681),向阳地区春旱成灾,直到阴历四月中旬还不见一滴雨。连刚开春就拉到地里的粪堆都未撒开,下不了种。于是,村里人商量推选黄、王、刘姓三位老者到崛山找傅山先生想法子。

 于是,三位老者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饭,上了崛山。傅山先生一见是村里来人了,笑嘻嘻地迎上来,问:“咱们那里忙吧?下种了吗?”三位老者苦笑着答道:“开春至现在,一滴雨未下,哪能下种呀?”傅山说:“不急,你们先休息,我去做些饭。”说着一边把他们请进屋,一边顺手提着小砂锅,做饭去了。不一会儿就见傅山在院里四平八稳走了一圈方步,口中叙叙叨叨,把淘了小米的水,往空中一泼,又进了厨房。三位老者见状,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傅山在做什么,又过了一袋烟的工夫,傅山端着在小砂锅里做好的小米饭和咸菜回来,让老乡们吃。三位老者一看,就这么一小砂锅小米饭,我们三个就是饭量再小也不够吃呀。傅山一看,很热情地给他们盛了满满三碗,端上桌前,说:“三位辛苦了,一大早爬山赶来,一定饿了,放开肚子吃,放心够你们吃的。”三位老者一看那就吃吧,也不知是爬山饿了,还是崛山的水土特别,比自己家里的小米饭好吃多了,三碗饭很快就吃完了,傅山在一旁看看,笑盈盈地问道:“三位老弟再来一碗。”三位老者心里想那么小的砂锅,能放多少东西啊。刚才盛出三碗难道砂锅里还有?就在他们一愣神的工夫,傅山已从他们手中拿过空碗,又给盛满了。看来是真饿了,三位老者把第二碗小米饭也吃了。傅山又给他们盛了小半碗。吃完了,三位老者都说:“吃饱了,再吃就撑着了。”这时傅山才东家长、西家短地询问他们村里的事,就是不提求雨的事。聊了大半晌,傅山说:“你们等我把最后一篇文章写完,到那时也就凉快了,再下山吧。”

 傅山叫庙里的小和尚安排他们休息,自己到红叶洞里写书去了。太阳快下山时,三位老者等不及了,起身向傅山告别。傅山告诉他们:“你们要办的事,我已经办了,下山路滑慢些走吧。”三位老者下山后看到树枝有青色,地面上也长出许多嫩草,越走越有雨水,直到西村村边时,见街道上有刚流过大水的痕迹。村里人见三位老者归来,忙迎上去问:“你们见着傅山先生了吗?”“见着了”“你们走后,咱们这里下了百年不遇的黄色雨水。”三位老者忽然想起傅山在院子里迈方步,向空气泼淘米黄水,原来是在布雨呀。

 等到第二天,田里能下脚了。人们下地播种时,只见地里的粪堆不见,已经齐刷刷地长起谷子苗。原来傅山不仅布了雨,就连种子也帮着乡亲们下好了。

 这一年秋后,西村谷子大丰收,用新米做成的小米饭和三位老者在崛山吃的小米饭一样香。


中华傅山园牌坊  园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