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撷英
首页 > 详情页

太原历代名人图谱|刘知远

发布时间:2024-05-27 09:59:31 浏览次数:3365 文章来源:太原市文化馆(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序言


太原,又称晋阳、并州,一座拥有近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古城。这里不仅是山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九朝古都、龙兴之地。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伴随着太原的跌宕起伏,这里曾出现过众多先贤,或平凡,或伟大,但他们共同用开放、包容、智慧、勇敢、诚信、担当书写出古老太原的气质与品格。

为了引导群众朋友们再次领略这些历史先贤的风采和智慧,了解太原的发展脉络,挖掘太原的文化内涵,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太原市文化馆共同策划编写了《太原历代名人图谱》。该书选取的人物涉及太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着力讲述了这些太原先贤如何奋力抗争、战胜自然,如何崇德尚法、开创未来,如何担当作为、成为民族脊梁的人生经历。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为实现梦想而奋力奔跑时,再次品读这些历史先贤的重要人生经历,感悟人物所散发出的风骨和情怀,我们将从中汲取到源源不竭的智慧,将获得强大的动力


刘知远


刘知远(895年-948年),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

刘知远祖先为沙陀部人,世代居住在晋阳。他自幼家境贫寒,生性严肃少语。青年时,投靠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部下,成为一名军卒。因雄武过人,勇猛善战,不久升为偏将。战斗中,刘知远曾两次冒死救护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脱难,李嗣源取代李存勖成为后唐明宗后,刘知远被命为石敬瑭的牙门都校,不久升任马步军都指挥使。

长兴四年(933年),后唐明宗卒,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拥兵自重,渐起代唐之心,刘知远作为心腹之臣自是全力支持,出谋划策。石敬瑭为了求得契丹帮助自己成就帝王大业,不惜许诺称帝之后向契丹称儿臣,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并每年进贡布帛30万匹。对此,刘知远曾百般劝阻,却收效甚微。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在晋阳称帝,建立后晋。刘知远以其军政才能和佐命之功,累迁检校司空、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

天福七年(942年),石敬瑭病逝,他的养子石重贵即位。少帝石重贵并不甘心称臣于契丹,多次带领后晋军队与契丹交战,并授刘知远为中书令,封为太原王、幽州道行营招讨使,负责抵御契丹军。但此时的刘知远意图称霸河东,成就王业,对少帝的诏命常是敷衍了事。开运四年(947年),契丹耶律德光攻破京都汴梁,俘虏少帝石重贵,后晋由此灭亡。同年刘知远一面假意向契丹称臣,一面在太原称帝,建立了汉政权,史称后汉。建国初期,依然沿用石敬瑭的年号,并下诏禁止为契丹搜刮钱帛;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将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等。这些措施极大地鼓舞了百姓抵抗契丹的决心,后晋旧臣也纷纷投诚归附。

契丹占领中原后大肆烧杀抢掠,遭到中原百姓激烈反抗,当年即被迫撤出中原,退回北方。刘知远乘机进入开封并建都,正式改国号为汉,改天福十三年(948年)为乾祐元年,并免除赋税,大赦天下。他采纳皇后李氏的建议,拿出宫中所有财物赏赐将士;采纳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进而图天下”的建议,命史弘肇为先锋,举兵南下,迅速拿下洛阳等地,不久又收复河南、河北诸州。至此,中原基本平定,后汉作为北方唯一的独立政权与长江以南的南唐、吴越、楚、南汉、后蜀、南平等国并立。

知远在位不满一年,便于乾祐元年(948年)去世,时年53岁。刘知远为实现个人野心,假意向契丹称臣,颇遭世人诟病。但称帝后又积极抵御契丹南下,恢复中原地区的生产,这为他赢回不少民心,客观上也维护了中原大地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