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旅游景区民间故事专辑——龙山篇
发布时间:2022-02-10 14:25:02 浏览次数:4357 文章来源:太原市文化馆
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座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这里地处黄河中游,支流汾河贯穿本市,成为三晋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太原人民在这块土地上,既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舞蹈、音乐、绘画艺术,也创造出浩如烟海的口头文学——民间故事。我们将陆续推出旅游景区民间故事,以飨读者。
本期继续为大家讲述龙山相关民间故事。
龙山风景区内人文景观丰富,自然风光旖旎,具有“四季时时景不同”的特色,入沟拾级而上两公里建有龙山道教石窟。《中国古代建筑大系》中这样评价龙山石窟:“太原龙山石窟的三清石刻造像,是驰名的珍贵作品。”1996年龙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北”即北峰佛教名刹童子寺,现有燃灯石塔留存,另有昊天观与龙山红叶景观。
龙山老子像 和太生/摄
宋德芳募捐兴建龙山石窟
/臧云翔
道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它萌发于周秦,形成于东汉,兴盛于唐宋元,延续明清。道教石窟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太原市龙山道教石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也是最珍奇的道教石窟。龙山道教石窟,共有九窟,峰顶峭壁排列着八窟,西边略低矮的崖石中,另有一窟。洞窟内有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三大法师龛、玄真龛、披云子自赞龛、七真龛及两座辩道龛。洞窟内还有道教石雕像六十六尊、浮雕云龙八条和双凤藻井、仙鹤等许多浮雕。石雕风格朴实、凝练、庄重,衣饰简洁、素静、褶皱分明,尊尊造像宛若仙风道骨,各具风采,神形兼备,十分精美。1996年龙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于龙山石窟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而神秘的色彩。
龙山道教石窟始于唐代,真正形成规模却是在元代。太原有座纯阳宫,始建于唐代,是供奉唐代道士吕洞宾的道观,吕洞宾道号纯阳子,所以道观被称为纯阳宫。
据《太原县志》记载,元代,宋德芳住持太原城中的纯阳宫。
宋德芳号披云子,山东莱州掖城人,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生,丘处机弟子,兴定四年(1220),随师赴西域乃蛮国拜见元太祖成吉思汗,三载还燕,其师被封为国师,弟子受宠,后提点教门,往返于大都、平阳、终南山之间,主持醮事。
元代某年春天的一天,道士宋德芳带领门徒秦志安、李志全等人,到林密叶茂的龙山踏春。他们一路欣赏着美丽的景色,不知不觉地来到龙山东峰险要处。只见这里山势十分陡峭,沟壑中乱石遍地,荆棘丛生,每走一步都很困难。众门徒不由得有些胆怯,脚步迟缓。
宋德芳看到这种情况,让大家原地休息。自己奋勇前去探路,正当他快爬到山顶的时候,忽然,一阵乱石夹杂着泥土滚落下来,转眼间把宋德芳埋了进去。众门徒惊恐地叫喊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奇迹突然发生了。宋德芳很快从石堆泥土里钻出,仿佛腾空而起,驾着祥云,向山顶飘然而去。秦志安惊喜地喊道:师傅成仙啦!我们跟着师傅走啊!众门徒勇气大增,追随着宋德芳奋勇爬了上去。
宋德芳转过一道山凹,便被眼前看到的情景惊呆了。众门徒紧随着跑上山顶,顺着宋德芳的视线望去,只见山巅之处有一块巨大突兀的崖面,如此险要陡峭的崖下面坐北朝南居然排列着两座精美的石窟。石窟位于岩石突出部分的正中央,既背风向阳,又可防止风雨的侵蚀——这正是宋德芳苦苦寻找的道教石窟。
一天下午,太原城内纯阳宫西边不远的迎泽门前搭起一座高高的醮坛。宋德芳身披道袍,在众门徒的协助下,按照程序开始了醮事活动。升坛前,宋德芳神态庄严,来到香炉前恭恭敬敬地烧了三炷香,默默祈祷。
烧香已毕,宋德芳开始升坛。他站立在高高的坛顶之上,向空中挥舞着拂尘,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只见满天的乌云随着宋德芳拂尘的挥舞渐渐散去,一阵阵大风刮来,云开雾散,远方的天际竟然出现了一抹夕阳,晚霞也逐渐漫上了天空。
见到此景,众门徒和百姓们呼啦一下跪拜在地,把宋德芳当成了神仙,顶礼膜拜起来。
天助宋德芳也,让这场醮事达到了神奇的效果。宋德芳见醮事的气氛已经烘托起来,便走下醮坛,站在台阶上号召大家为增建龙山道教石窟捐钱出力。正在这时,醮坛西方突然传来了阵阵的马蹄声,人群开始骚动起来,落日的余晖中,一队官兵风驰电掣般地来到了醮坛。
率领这队官兵的人,是一位姓胡的丞相。其实,他带兵来到醮坛,也是来捐款的。原来,早在宋德芳作法之前,就已经派人四处告知,并且特别通知了曾经支持丘处机兴办道教的胡丞相。
本就信奉道教的胡丞相,得知宋德芳要兴建道教石窟,便暗中相助。他上报朝廷,为宋德芳请命。终于,皇上下旨,宋德芳修石窟乃功德之举,胡丞相可以代表朝廷协助。
就这样,胡丞相在宋德芳做醮事当天,便带着家人和官兵,来到了醮坛,并且抬出一箱黄金交给了宋德芳。第二天,纯阳宫内热闹非凡,百姓和乡绅们纷纷前来解囊,踊跃捐献资金,报名参加建造石窟的石匠和义工更是不计其数,醮事募捐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至此,龙山峰顶的崖面下,开始了增建道教石窟的浩大工程。工程夜以继日,一到夜晚,数千盏油灯把龙山东峰照得通亮。宋德芳亲自督促着工程的进展。直到公元1239年,龙山道教石窟终于竣工
龙山童子寺的传说
/臧云翔
童子寺位于太原市西南约二十公里龙山之北峰,海拔约一千二百三十米。这里南、北、西三面环山,形似簸箕。山上树木茂密,环境幽静,自然成为佛家选择修行的理想之所。寺院修建在东坡靠近山顶的平地上。站在寺院的遗址上,顺着沟向东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便是晋阳古城遗址。童子寺是北齐隋唐时期著名的佛教寺院。据明洪武《太原县志》记载:“童子寺,在县西一十里,天保七年北齐弘礼禅师栖道之所,有二童子于山望大石俨若尊容,即镌为像,遂得其名。”可知童子寺及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七年(556)。更为详细的记载是日本求法僧圆仁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该书卷三记,唐开成五年(840)圆仁到童子寺礼拜大佛,在大佛阁内见到早年所撰的碑刻,碑文记载:“昔冀州礼禅师来此山住,忽见五色光明云从地上空而遍照。其光明云中有四童子坐青莲座游戏,响动大地,岩嗽颓落。岸上崩处,有弥陀佛像出现。三晋尽来致礼,多有灵异。禅师具录,申送请建寺。遂造此寺,因本瑞号为童子寺,敬以镌造弥陀佛像,颜容颐(然),皓玉端丽。趺坐之体高十七丈,阔百尺。观音、大势至各十二丈。”正由于龙山闪现出种种神奇和灵异,弘礼禅师便在此建寺造像。当然,雕造如此宏伟的阿弥陀佛西方三圣像,可以想象没有官府的支持,单凭弘礼禅师是不可能完成的。《北齐书·唐邕传》记载了天保十年(559)文宣帝高洋曾亲自登临童子寺一事。由此看来,童子寺大佛的雕造应与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
/臧云翔
太原城西,山势迤逦,连绵起伏。距晋祠不远处,有座龙山,攀缘而上,小路曲折,石阶隐隐,稠密的树林遮天蔽日,甚为野趣。出密林,转一弯,豁然开朗。举目仰望,山巅一葱茏巨柏,虬枝招展,作凌空飞翔之势。柏下小屋几间,依山而建。鸡犬声隐约,紫霞气缭绕,恍然有几分遗世独立的意境。
到巨柏处凭高四望,任山风拂去汗水,胸襟已一片开阔悠远。入重重叠叠密林,北去,行数里之遥,枝叶摇曳间,忽见峰峦环抱间有一深谷。谷中向阳处是一奇状悬崖,既像猛狮,又似人型,周围一片静寂,颇显神秘,动人心魄。这便是龙山童子寺。
寺已不复存,仅余寺后悬崖上的佛像石刻和寺前平台上一座国内现存最古老的燃灯石塔。燃灯塔近处,蒿草丛集,很是荒凉。上推一千多年,这里可是另一番景象。庙宇辉煌自不待言,有趣的是,在唐代还曾经生长出一小片翠竹林。
北国高原,又是山中,竹子的出现确是奇事。唐代卫国公李靖当时正在太原一带镇守,他对这片竹林极为关心,命令寺内僧人每天向他报告竹子的生长情况,因此而传下一个典故:竹报平安。
那片竹子早已无迹可寻,不过,典故还在。所谓“报竹平安”,原本是报告竹子长势正常,后来演变成了“竹报平安”或“竹报”,作为旧时人们向家人汇报平安的书信或诗文的别称。
柴柱的故事
/郭永安
龙山道教石窟,在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的龙山上。从晋祠北行三十五公里,从西镇入山,不足两公里的山路上,满目青翠,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之中。在这“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中,峰回路转,半山腰处有座凉亭,翘角飞檐,精巧别致,色泽鲜艳,在树木荫翳的群山环抱中显得格外耀眼。传说,吕洞宾等八仙曾在这里观过景,故此亭叫作观景亭。亭的周围,山势蜿蜒,恰似龙飞凤舞,因而此亭又名龙凤亭。秋天此亭在红叶的笼罩中分外妖娆,故而亦称红叶亭。龙凤亭对面有口井,在山峦起伏的衬托下显得口小幽深,凡路经此处的游人,无不歇脚观看,井周围重峦叠嶂,附近又无人烟,凿井何用?原来这口井还有一段娓娓动听的传说。
很久以前,古城营村住着一个年轻人名叫柴柱,自幼父母双亡,靠打柴度日。有一天,他拿着镰刀和绳子到往常打柴的地方去砍柴。砍着砍着,他发现柴下面的土里有个硬邦邦的东西,刨出来一看,原来是一盒黄灿灿的金子。从这以后,他成了当地的财主。“柴柱”和“财主”,这两个字的读音相仿,每次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柴柱”,他都听成是“财主”,这使他很反感。久而久之,他患上了一种怪病,一听见有人叫他的名字,就头痛,百医无效。后来听说信道能医这种病,他就信起道来,请人塑了一尊太上老君的圣像,天天烧香上供顶礼膜拜。说来也怪,自他信道以后,怪癖真的好了。
后来,当听说在龙山顶上要建造一座道家的庙宇,他毫不犹豫地把所有的金子全部捐献出来,并亲自参与建设。当时山上无水源,主管建庙的素道士给他一个水桶,让他到晋祠去背水,并再三嘱咐:背水回来时,不管有多累,不要歇脚,要一口气背上山来。柴柱从晋祠背水回来,走到龙凤亭这个地方,虽说距山顶尚不足里许,可他实在背不动了,把盛水的水桶往地上一墩,想喘口气再背,万万没想到水桶却墩出一口井来。这口井本应墩在龙山顶上,只是因为柴柱未能坚持到底,半途而废,直至今日龙山顶寺庙附近竟没有一眼水井。柴柱的故事虽是个传说,但对后人还是有所启发的。
八仙亭的故事/佚名
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北岳一游,众仙齐声附和,于是,各凭道法,腾云驾雾,直奔北岳而去。八仙路经龙山,看到此地风景秀丽,山水相宜,吕洞宾提议在这里歇歇脚,于是,八仙从天而降,来到了龙山,兴高采烈地游览了龙山秀美的风光,山上山下转了个遍。大家七嘴八舌,都赞叹龙山这块风水宝地,唯独铁拐李一声不吭,选择了半山腰一处清凉之地,席地盘腿而坐,把拐杖横放在腿上,掏出酒壶,一阵狂饮。吕洞宾说:这里风水不错,难道你老兄不喜欢?铁拐李放下酒壶,用手抹了一把嘴,这才开口道,风水确实是好,可是刚才转了好半天,口渴难忍,嗓子冒烟,山上又没水,哪还顾得上说话,这不以酒代水,润润嗓子。吕洞宾接口道,这儿山势俊秀,环境清幽,此乃一洞天也,说着,把酒壶往怀里一揣,拿着拐杖站了起来,就地转了一圈,看了看四周,说了一声“看我的”,举起拐杖,猛地向下一戳,戳出一口井来,只见那泉水由低到高,缓缓流出井口。那铁拐李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酒壶,将壶中的琼浆玉液倒入井中。大家品尝,井水变得甘甜可口。从此,龙山便有了水,后来道家建观修炼,传教度人,一直沿用此井。后人在井边修了八仙亭,以纪念八仙。
八仙亭 和太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