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旅游景区民间故事专辑——汾河公园篇
发布时间:2022-04-18 19:16:31 浏览次数:4523 文章来源:太原市文化馆
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座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这里地处黄河中游,支流汾河贯穿本市,成为三晋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太原人民在这块土地上,既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舞蹈、音乐、绘画艺术,也创造出浩如烟海的口头文学——民间故事。我们将陆续推出旅游景区民间故事,以飨读者。
本期为大家讲述汾河公园相关民间故事。
汾河公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围绕“人·城市·生态·文化”的主题,把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市政绿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保持了良好的自然生态,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2002年5月联合国授予太原汾河景区“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汾河公园掠影 和太生/摄
雁丘
/臧云翔
何谓真正的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是元好问的回答,金庸先生多次在作品中引用。
汾河,从远古走来绵绵不断,滔滔不绝,流淌至今,留下了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这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太原汾河边上,汾河公园东岸景区还专门竖碑立有雁丘一景。
摸鱼儿·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词的首句大家一定很熟悉。不过全词未必了解,今天特将其录下,并讲一讲其中的故事。当年,宋末元初的大诗人元好问金泰和五年(1205)赴并州(今山西太原)应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他将捕到的一只大雁杀死了,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向那只死雁的地方猛然飞下,撞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死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作为记号,号曰“雁丘”,并作《雁丘词》。
这是一首咏物词,在词前有小序。
(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这就是说,大雁殉情的事强烈地震撼了元好问,所以在词的开篇,便突发奇问,破空而来。作者本要咏雁,却从“世间”落笔,以人拟雁,赋予雁情以超越自然的意义,想象极为新奇,也为下文写雁的殉情预作张本。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
过片以后,作者又借助周围景物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在孤雁长眠之处,当年汉武帝渡汾河祀汾阴的时候,箫鼓喧闹,棹歌四起;而今平林漠漠,荒烟如织,箫鼓声绝,一派萧索。古与今,人与雁,更加感到鸿雁殉情的凄烈。但是死者不能复生,招魂无济于事,山鬼也枉自悲鸣,在这里,作者把写景与写情融为一体,更增加了悲剧气氛。
词的最后,是作者对殉情鸿雁的礼赞,他说鸿雁之死,其境界之高,上天也会嫉妒,虽不能说重于泰山,也不能跟莺儿燕子之死一样同归黄土了事。它的美名将千秋万古,为后来的骚人歌咏传颂。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是对爱情的绝唱。谁能拥有这样的爱情,谁就是世间最幸福的人!
雁丘 和太生 /摄
/臧云翔
台骀是一位早于大禹,以治水名垂史册的英雄人物,也是最早打开灵石口,腾出晋阳湖,开拓太原地区的先贤,为历史传说中华夏治水第一人。
台骀治理汾河水,从地处宁武的汾河源头开始。相传,台骀治水时从天上摘来三颗星宿,垒成“品”字状,置于象顶之上作为镇压汾魔的镇魔石,经过长期艰苦地与洪水做斗争,九州涤陂,四海会同,终于以告成功于天下。从此,水归河道,众民乃生,万国为治。因为治水有功,台骀受到高阳帝颛顼的嘉奖,被封为掌管汾州一带的地方官员,并受到当地沈、黄、蓐、姒等国家的祭祀。
上古时,烟波浩渺的汾河本来是由北往南,浩浩注入黄河的。但当时晋南一带由于地壳频繁运动,中条山不断隆起,致使汾河河道中断,河水四溢,河水排泄不畅,造成大面积洪灾。
人们认为风雨雷电、洪水旱涝等自然现象是上天作祟,向人类施以惩戒,一旦灾害来临,以为是神灵震怒。因而当汾河泛滥、洮水汹涌,多数人只会虔诚地祈祷神灵禳灾灭祸,消极抵御洪水。台骀的适时出现,不仅仅是晋中、晋南百姓的拯救者,而是人类发展历程中,通过智慧认识和改造自然迈出坚实一大步的践行者。面对滔滔洪浪,经过艰苦细致的勘察测量,台骀率领着太原先民,与洪水搏斗,运用既疏导又堵塞这两种治水的办法,打开灵石口;又在今侯马台神村一带汾河大拐弯处开凿出了新的汾河河道,使南北流向的汾水开始有目的地滚滚向西,与洮水分开水道,形成了今天的汾河水系分布格局。而附近的东台神和西台神二村,也成为汾河流域唯一一处以台神命名的村落。台骀死后,其历史功德久久流传,人们立庙造碑,把他推崇为“雨神”和“雨师”。每逢农历五月十八,汾河沿岸的许多地方都要举行传统庙会,百姓齐聚台骀庙,盛况空前,以此纪念这位“能御大灾,能抵大患,有功于民”的一代治水大师。
春秋之际,晋平公病重,据宫里占卦的人说可能和台骀有关,想要祭一祭,却又不知道台骀是谁,请来博学多闻的子产才解开疑团。原来台骀是少昊金天氏小儿子昧的儿子,昧乃水官之长,台骀子承父志,把汾水、洮水治理得很好,还拦住汾河洪水的侵袭,颛顼帝因此嘉许他,将其封于太原,从此台骀就被尊为汾水之神。
相传明代时,曾主持编纂嘉靖《太原县志》的高汝行在赴浙江按察司上任途中,乘船过长江。当官船驶到江心的时候,突然狂风大起,江中波涛汹涌,浪高数丈,刹那间帆倒舵坏,船底破漏,眼看就要船沉人亡了。船上所有人都在乱呼乱喊,着急万分,绝望中的高汝行跪在船头高呼:“苍天在上,水神保佑,如果能救我等脱险,定在晋祠给您修盖祠庙,以报救命之恩!”高汝行祈祷许愿刚完,就在官船即将沉没水中的千钧一发之际,忽见长江上游漂来一叶扁舟,扁舟撑船人声称要搭救高汝行一行人脱险。事情也真奇怪,那扁舟看上去那么小,只能乘坐两三人而已,可一大船的人连同行李箱笼都上去,也没有挤满船舱。高汝行等人刚上了小船,那只官船就没入江心,众人都庆幸自己死里逃生。不一会儿,风平浪静了。小船送高汝行一行人过了长江。高汝行从包裹中拿出一些银两答谢撑船人,并请教尊姓大名。撑船人笑而不答,连连摆手不要金银。高汝行再三追问,那撑船人才说了“台骀”两个字,言罢撑小舟远去,眨眼工夫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台骀是谁?高汝行寻思良久,恍然大悟,用手拍着大腿说:“救命者原来是古代金天氏的后代,因治水有功被封为汾河水神的台骀啊!”
后来高汝行回到故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还愿。他在晋祠圣母殿之南购买了一块地,独资建起一座面阔三间的台骀庙,神龛中塑造着台骀神的金身,以报长江涉险的救命之恩。
千百年来,这位肇始太原的治水神明,受到万世景仰。台骀庙神龛有一副对联对台骀的事迹做了很好的概括:“统系出金天,障泽惟勤,三晋人民歌圣德;谨猷在汾地,安澜普庆,一方保障赖神功。”
汾水之滨的王郭村台骀神庙,据史志载,早在唐代就有此庙,唐大中六至九年(852—855),河东节度使卢钧,“不欲称名”,改为汾水川祠。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封台骀为昌宁公,又称此庙为昌宁公祠。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封灵感元应公,赐额宣济。现今庙址东西三十九米,南北三十七米,总面积一千二百四十八平方米。
台骀神庙也是张氏祖祠。唐林宝《元和姓纂》和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载黄帝子少昊青阳生挥,为弓正,始制弓矢,赐姓张氏,为张氏之祖。《尔雅·释诂》解释“正”即“长”。“弓正”即“弓长”,合起来便是“张”。明清《张氏族谱》记载:“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挥生昧,昧生台骀”,“庙在太原县尹城里”,所居张氏“尹城派,天下通派之祖也”。尹城里即今王郭村。
王郭村西五里有天龙山,东麓神仙峁下有青阳河,古有青阳庙,祀张氏先祖少昊青阳,有张孟谈配享。战国初期,张孟谈相助赵襄子抗智伯解晋阳之围,功成身退,隐于负丘,即此。南有张氏祖茔,张家坟沟;再南为南峪,有张三丰墓。王郭村内有明清张氏民宅古建、张家巷等,皆张氏古迹。台骀不仅是一位早于大禹的治水人物,受到后人的尊敬,他还是张氏先祖。
汾水之滨台骀神庙——张氏祖祠,无疑是海内外张氏寻根谒祖的圣地。
台骀庙 和太生 /摄
端午纪念汾水之神——台骀
/臧云翔
做五色线、插艾叶、包粽子,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节的东西。按照习俗,别的地方是为了纪念屈原,然而晋源区的居民过端午节,纪念的却是汾水之神——台骀。这一地方习俗已经保留了三千年。
有关台骀的最早记载是在《左传》,里面记载着他是远古太原最早的开拓者,治理汾河水,惠及汾晋一代的百姓。从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出,台骀治水比大禹治水还要早。
在晋源区提起台骀,可谓是妇孺皆知,大家可能记不太清楚史上的准确记载,但都知道台骀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故事。
旧时,晋源区乡土教材上写道:“这里原来是一片茫茫的水域,台骀在治理汾河水时,带领着百姓驻扎灵石山上,要挖开灵石口,但是白天挖山,晚上石头又会长起,总也挖不完。没有办法只能是日夜工作,顾不得吃饭。台骀母亲得知后,组织村里的妇女把米和枣蒸好后,拿芦苇叶子包好,放在竹筏上,顺着水漂到台骀那里。大家吃完后,顿感力气增百倍,不久就打开了灵石口,把汾水引入黄河,空出了万顷良田。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包粽子纪念台骀。”
根据晋阳文化民间研究会的研究,晋源人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台骀的习俗,早于江南纪念屈原吃粽子的习俗,官方祭祀台骀成为制度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后世沿袭,并将日子定在五月初五端午节。目前,太原市晋源区政府已经把这一习俗申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这一特有的习俗能保留下来,成为太原独有的一种文化习俗。
注:晋源即古晋阳、古太原城。